文/沈思
《燃燈》第一四六期刊登師尊兩篇大文敘述,在禪定中遇見任職忉利天天鼓使者的石常輝師兄。他是本宗弟子,看到社會、媒體對本宗不公平的報導,乃向師尊建言:「設定一個慈善目標,大舉去完成。如此可扭轉《真佛宗》的形象。」「以一大善人的形象,大慈悲的形象,大愛眾生的形象,更易度眾生是嗎?」師尊在文中肯定其建言,但開示了不同的觀念。
石師兄的話道出許多同門的心聲,其建言也確是「光明正大的一面」。坦白說,個人很高興有這麼一個關心本宗宗務推廣的同門,惟,石師兄的看法似尚有商榷之處。
建立品牌,無往不利?
按石師兄的建言是:第一階段,全力「推動人間事業」正大光明面,使人間有大慈大愛。第二階段,「建立形象」,使我們得道多助。第三階段信眾將如「風一吹過,所有的草全低向我們這一邊。」第四階段,本宗師尊、上師及行者在人間「風風光光度眾生」。
觀之,是師法民間企業經營理念。第一階段推出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如緊急救濟、關懷中心等人間事業,而且品質保證(服務周到、無人為弊端)。第二階段建立良好品牌形象,如凸顯宗派標示。第三階段利用消費者指定品牌習慣,推出其他產品,如醫院、學校、靈骨塔等。第四階段企業與投資者分利,又享有社會地位,風光度眾或甚名聞利養。
讓我們再逐一檢視目前社會宗派推動事業情形。首先,社會緊急時(如大地震)有否在救濟時比快、比多現象?其次,目前宗派有無像企業一樣花錢大作廣告,凸顯品牌?或者(如同房屋銷售)請名嘴、名人及名歌星助陣?有否強調所謂的名流,包括教主級的領袖、名金獎得主、某某博士推薦?經過幾十年經營,成為老店金招牌,果然「有識之士」爭相來靠;選舉前更是「兵家必爭」。宗派領導人雖曰不涉政治,但合照一張已足夠當事者炒作,如能再「當下」訓勉幾句,豈止大力加持?如此,印證石師兄的話,良有以也!
行者入世,容易偏航!
清末民初以來,有大德高僧呼籲,要佛教叢林走入民間,要推廣「民間佛教」,要把民間轉化為淨土。其中以太虛大師著力最深,理論來自「人間佛教是即人成佛的佛教,是人間淨土與天宮淨土雙開的佛教,為佛祖所說,彌勒菩薩所主持(閱【彌勒上生經】與【下生經】)。」另,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於【無相頌】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太虛大師說:「人間佛教,是表明並非教人離開人間去做神鬼,或皆出家到山林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裡,來改良社會,使人間進步,使世界改善的佛教。」
基本上,筆者非常敬佩這種將行者從隱居修行的叢林帶到千尺紅塵的弘願。惟,「民間佛教」目前主要工作—「佈施」涉及社會、宗派、行者、施者、受者五方利益;諸如建立人間淨土的內涵意義為何?「佈施」如何成為行者一生修行目標的全部內涵?目前的「佈施」作為帶給施者、受者的實際利益?及宗派宜不宜為了吸引信眾,有計畫地改善「形象」?則是個很嚴肅的題目,值得探討。
本來,密教雖注重修法秘密、傳承秘密,但,很能走入人間接眾,藏密跟政治、社會尤為密切。密教對婚姻、食物等都有一定的說法,表面上規定不像顯宗那麼嚴格,在度眾上,很多方便法,主張先「以利勾之」,像「財神法」、「馬上有錢法」……等等。密教「以利勾之」的理論、作法,是有其整體性、延續性的思考及設定;「勾」之後的「售」後服務,設有階梯、方法供引導信眾漸往「自淨其意」發展。可是,目前「以利勾之」的應用,反似讓顯教超前。一般叢林在這方面的理論、作法比較不清楚,「售後服務」更少人提。
如果佛門入世「佈施」忽略「度人度己」的目標,則非創新,蓋「佈施」自古即為民間美事,不乏慈善人士,如,時聞某某員外發放冬令救濟;在四、五十年代西洋教會「佈施」,美國的麵粉袋、油肉罐頭,台灣稍年長的都不陌生。目前小自撿破爛捐善款的老頭,大至最老牌的慈善機構國際紅十字會都在做「佈施」。
惟,行者若擬應用世間法,完成「度人度己」的任務,鑒於「入世」、「出世」的定義模糊,其間尺寸拿捏必須小心,否則,非但行者容易被人間習氣同化,就是信眾也會偏好「志趣相同」的行者,皈依他、護持他,最後同化他,使兩造都達到「和光同塵、你濃我濃、賓主盡歡」的效果。
久入鮑肆,不聞其腥
近來佛教在華人地區會那麼興盛,多少與港、台經濟發展有關。特別在台灣,民國六十年前叢林寺廟大多還是維持小局面。六十年之後經濟起飛,中產階級形成,捐款者眾;又因中小企業發展成大企業,這些老闆不乏大施主,捐款動輒以千萬、億計。寺廟收入因之水漲船高,堂口紛紛擴建,度眾的型態也變成多元化。
把豐沛的許願錢,轉注在慈善事業上發揮,造福社會,原是好事,但容易衍生爭議:
一、與民爭利之慮:這也是民間要求政府退出服務事業的理由;政府不宜裁判兼球員,佔了公權力的優勢。以佛教團體名義經營醫院、學校、傳播中心、靈骨塔,雖稱只為公益,不以賺錢為目的,然減免稅賦、無利潤包袱、低志工成本等,實已造成不公平競爭。
二、募款方式走樣:例如某甲從事一些走私行業,違法賺錢,心理不安,某「大德」聽聞後,前往勸某甲將獲利捐個百分比出來,謀求心安(類似抽保護費);另有某乙因發心故,出來勸募善款,該大德因宗派實行一套制度,勸捐若干可升「顧問」,更多可升「委員」等等。這位大德勸募的說詞:「你每月認捐一百元行善,可福蔭子孫,可保平安,生意發財。同時,你也可勸人捐款,有機會升任顧問、委員。」而這人所做的將被算入某乙業績(類似老鼠會)。
三、營運不務正業:有寺廟發現時機不錯,應即時掌握機會,以便更能「廣度眾生」,從而四處張羅錢財擴建基地,事後不巧,或逢社會不景氣,或湧入信眾不如預期,捐款縮水,造成入不敷出的窘境,乃學企業多角化經營:開縫紉班、語言班、電腦班、養生班、一日禪班、菩提夫妻(於寺廟再結婚一次,證明其屬良性)……等等,所推事業與本行漸行漸遠。行者也學習逢人卑躬做揖,遞送名片,頗能滋養信眾我慢心,混淆忍辱謙卑之美德!
度人、勸善,見仁見智
「佈施」是佛法「六度」之一,但因行者對「佈施」精義的初始認定及宗派推動的事業目標,產生「見仁見智」的差異。
一般「較正派」的入世叢林所做「佈施」,吾寧稱之為「勸善」工作。其理論是:「佈施」長養「善心」之苗,於自家、子孫之今世來生絕對有好處,所以應「全力」去做。作法:有計畫地推行實施,對所做廣為宣傳,使在社會蔚為風氣,並樹立宗派高超美好形象,是曰「見其智」。
另據個人觀察,《真佛宗》所推行的是「度人」(包括度己)的工作。其理論是:「佈施」讓行者慈悲心顯現,是煉心的好方法,所以要「多」做。但「我做了,但不欲人知。」「我的弘願不在小小人間,在盡虛空處。」,作法:「不執著一切心,順一切的緣。」(參閱同期《燃燈》師尊大文)是曰「見其仁」。
「勸善」為古傳美德,作法簡單易行,故受當今「速食」、「雜務」、「分秒必爭」社會的讚揚支持。「度人」過於奧遠,作法隨緣高妙、費時費心,較難讓世人理解接受。
又如師尊叮嚀:「我是怎麼回事,大家仔細聽好。」「不發一切之心,而無所住,而生其心。」再對照【金剛經】(第四品「妙行無住」分)記述佛祖與須菩提尊者的對話:「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得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都清楚表示,所談「佈施」不以世俗的「量」計算外,還強調行善不可居功,不能享個樂頭,「名流」當然興致缺缺。
綜上所述,宗派如專注在引導眾生返回彼岸,立志高遠,自然曲高和寡;收費隨意,自然財力不豐;復以不重包裝,自然長居「時尚」之外。故所謂「師尊、宗派形象」問題,除部分是源於各宗派內部「共通毛病」外,餘則其來有自,不應歸咎於慈善不夠,公關疏忽。
筆者個人修行卑微,對石師兄的高貴要職事著實欣羨。不過,想到六道顛困,世路多岐,卻更嚮往摩訶雙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