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誰
第一回讀《無所謂的智慧》這本書,印象最最深刻的是〈隨其所宜〉這一篇文章中的「其力未充」這句話。
文章裡提到,庵提女問文殊菩薩:「明知生是不生之理,為什麼卻被生死之所流轉?」
文殊菩薩答:「其力未充。」
師尊問:「力是何義?」
我深深覺得,這「力」的意義實在太重要了。這一問一答之間,就有如我們常思考的:很多人都知道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很多人的佛理非常精湛,很多人都在做清淨三業的修行,為甚麼「其力未充」?這「力」,就是超脫輪迴之根本所需要的力量了。那到底是什麼?我覺得這就是修行成就的重點啊!
我在上馬來西亞〈大德佛學院〉研習班時,請教釋蓮翰上師,《天邊的孤星》裡〈消業與帶業〉的「認取」意思。上師說「認取」有幾個次第:最基本的是要對根本傳承有「認取」;修行時,要曉得「辨認」真偽;最後,我們要「認取」佛性。
臨終時,如果無法認取明光,就無法找回歸去的路。那麼,「力」是不是「認取」?
我想了很久,只能說「認取」是一種「正見」,也等於「明知生是不生之理」;「力」,卻是「如何」去認取?
我又想到,「力」是不是自主?我們要能夠自主生死,才不會生死流轉。「其力未充」,豈不是表示無法自主生死嗎?
自己感覺,這答案好像很接近,卻又似是而非,總少了點什麼似的。因為我說的是「自主」的力量,還沒說到「力量」是什麼呀!
一直想啊!一直在想啊!昨天去機場接機,看到飛機就想到,我們總以為空氣多輕,可是氣流居然能夠托起那麼龐大的飛機。哎!又回到老問題:這「力」到底是什麼?沒有它,就不能超越生死嗎?
今天修法,忽然有一字閃進心底。啊!「力」難道是「定力」嗎?是禪定的力量啊!定力不足,縱然一切都明明白白的,可是境界一現前,結果靈識還是隨著業力而轉,又輪迴六道去了。只有具足一心不亂的定力,精神統一,才能運用「去執」、「無事」、「無心」、「無我」這些智慧的真理,才能認取明光,才能唸佛持咒,才能往生佛國淨土。
為什麼要消業卻又一直在造業?為什麼身口意無法清淨?為什麼心情起伏不定?為什麼心隨境轉?為什麼持咒有口無心?還不都是因為沒有定力!
師尊之所以強調實修,尤其強調修法中的正行「入三摩地」,我想也許就是因為:即使佛理懂得再多,面對臨終時身體四大分散、面對業障和幻境的追逐,行者無法定下心來的話,如何能度過生死的大海?正如師尊在《孤獨的傾訴》之〈三大難事〉裡寫的:沒有定力,生死的幽暗如何能了?
繞了一個大圈子,不管答案是不是「定力」,我覺得,師尊彷彿是藉此提醒我這沒長進的弟子──得好好修出定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