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
■文∕蓮花健有
戰國時代,宋國有一位養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裡養了許多猴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溝通講話了。
一開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隻猴子四顆栗子。幾年後,身為老闆的老人因為經營不善,不得不縮減開支,所以他想把每天給的栗子由八顆改為七顆。於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親愛的猴兒們,因為經濟不景氣,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顆粟子,晚上還是給你們四顆栗子,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猴子們發現早上的栗子減少了,紛紛群起鼓躁抗議!
聰明的老人看到這情形,馬上改口,連忙安撫說:「那不然這樣子好了,早上給你們四顆栗子,下午給三顆栗子,這樣總該可以了吧?」猴子們一聽到早上可以吃到四顆栗子時,以為早上的粟子已經由三顆變成四顆,牠們便露出滿意的笑容,同意老人的決定!
以前,我聽見這則寓言故事,心裡便會暗自笑著這些猴子怎麼會這麼好騙,相同的數量,只是稍微改變一下順序,竟然產生截然不同的反應!哈哈……。
可是,仔細想想,當我們在笑這些「祖先們」的行為同時,是否會想到自己也有相同的習性而不自知呢?
人們不也常常因為眼前的利益遭受損失,便起了煩惱及瞋恨之心;有些人則是為了貪圖提早享福,妄求一夕致富。欸……,殊不知人一生的福分多寡,早已注定,差別只是早、晚來臨而已啊!
寫一則禪宗公案。唐朝有個藥山惟儼禪師與兩名弟子—雲巖、道吾,三人一起參禪。三人面前剛好有兩棵樹,一棵枝葉茂盛、另一顆卻是枯的。
藥山禪師問道吾說:「榮的好?枯的好?」
道吾答:「榮的好!欣欣向榮。」
藥山禪師再問雲巖:「榮的好?枯的好?」
雲巖答:「枯的好!一切寂靜。」
這時來了位沙彌,藥山禪師問他說:「榮的好?枯的好?」
沙彌竟回答:「榮的任它榮,枯的任它枯。」
藥山禪師最後說:「沒有榮、沒有枯。」
「朝三暮四」看似吃虧,但「朝四暮三」其實也沒占到便宜!
沒有吃虧、沒有占便宜!各位讀者,您認為有差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