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玄關顯秘論》之心得筆記
■文∕蓮花漢宗
近日偶讀白玉蟾撰之《玄關顯秘論》一冊,文中所述內容與佛法義諦無二,其義理方面但有值得深入推敲,有志者不彷研之。
內文一–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書千萬篇,人若不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羅天。若要煉形煉神,須識歸根覆命。
這說明了–人身本苦、心則無拘。而「煉形」不是指身相,而是指「意生身」;「煉神」是把靈識淨化而產生光明。
內文二–故曰:虛無生自然,自然生大道,大道生一氣,一氣分陰陽,陰陽為天地,天地生萬物,則是造化之根也。此乃真一之氣,萬象之先。太虛太無,太空太玄,杳杳冥冥,非尺寸之可量,浩浩蕩蕩,非涯岸之可測,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大包天地,小入毫芒,上無復色,下無復淵,一物圓成,千古顯露,不可得而名者,聖人以心契之,不獲已而名之曰「道」。
這表明了–宇宙長存的只有「真一之氣」的真理。
內文三–以是知心即是道也,故無心則與道合,有心則與道違。惟此「無」之一字,包諸有而無餘,生萬物而不竭。天地雖大,能役有形,不能役無形;陰陽雖妙,能役有氣,不能役無氣;五行至精,能役有數,不能役無數;百念紛起,能役有識,不能役無識。
這與菩提達摩所著的《無心論》完全吻合–「心神向寂,無色無形;睹之不見,聽之無聲;似暗非暗,如明不明;捨之不滅,取之無生;大即廓周法界,小即毛竭不停;真如本無分別,能辯有情無情;收之一切不立,散之普遍含靈…如斯運用自在,總是無心之精。」
內文四–故潭真人云: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只此「忘」之一字,則是無物也。
這是入三摩地的步驟–專注於「數息」或「九節佛風」,至微細處而忘形化空。至「胎息」而忘念。至「念斷」而轉幽。
內文五–是故采精神以為藥,取靜定以為火,以靜定之火,而煉精神之藥,則成金液大還丹。
此處的「精神以為藥」,精指男精女血;神指玄竅的意念,「靜定之火」,五行之心屬火。這就是師佛在二○一五年三月八日〈中正紀念堂〉「大幻化網金剛大法會」傳法開示的「口訣是身不動,水就能夠朝源;心不動,火就能夠朝源;意念不動,神就能夠朝源;心要無一物,你的念頭要一念不生,精氣神要全凝聚於玄竅。」
內文六–吾今則而像之,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知心無心,知形無形,知物無物,超出萬幻,確然一靈。
「知心無心」是心空;「知形無形」是身空;「知物無物」是法空;如此「超出萬幻」是知性本空。
內文七–古經云:生我於虛,置我於無。是宜歸性根之太始,反未生之已前,藏心於心而不見,藏神於神而不出。故能三際圓通,萬緣澄寂,六根清淨,方寸虛明,不滯於空,不滯於無,空諸所空,無諸所無,至於空無所空,無無所無,淨裸裸,赤灑灑,則靈然而獨存者也。
總結:開發有相色身令先天「真一之氣」顯現,用意念束之成形,增長先天氣能與太虛相合,是為逍遙一「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