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與大乘佛教對於果位的描述很有趣
■文/舞自在
原始佛教的果位有四個名號:
一、須陀洹,又譯為預流、入流。就是已入聖者的位置,在排隊中,成佛可期的意思。得「須陀洹果」的聖者,不會墮三惡道,最多往返天、人界輪迴投生「七次」,就可以究竟解脫。
二、斯陀含,中文意思叫做「一往來」,意思是「只會在天、人界再往返一次」,就能夠完全解脫,永遠出離輪迴。
三、阿那含,中文意思叫「不來」或「不還」,死後將會離開欲界,上升色界或無色界,在那邊入涅槃,不再返還欲界。我不再來(阿那含)!
四、阿羅漢,中文意譯為應供、殺賊、無生。是小乘佛教最高果位。於當世捨壽時,不再輪迴超越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直接進入無餘涅槃。
這裡最有趣的,就是原始佛教用「輪迴次數」,來作為判斷果位的重要方法之一!
為什麼原始佛教這麼重視「輪迴次數」?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不再輪迴」,就是原始佛教的終極教義。
我們常常形容阿羅漢叫做「不受後有」,就是不再受輪迴生死了。
那麼大乘佛教就不用輪迴次數來判斷果位!
大乘佛教共分「菩薩十地」,分別為:
初地(歡喜地)布施波羅密
二地(離垢地)持戒波羅密
三地(發光地)忍辱波羅密
四地(焰慧地)精進波羅密
五地(難勝地)靜慮波羅密
六地(現前地)般若波羅密
七地(遠行地)方便波羅密
八地(不動地)願波羅密
九地(善慧地)力波羅密
十地(法雲地)智波羅密
很明顯,這裡已經看不到輪迴次數,改以「利他」、「喜樂」、「光明」、「禪定」、「智慧」、「願力」等描述位階。
因為對大乘菩薩來說,斷或不斷輪迴,都是可以的。在已見道的菩薩來說,涅槃跟輪迴是一樣。大乘菩薩著重在「發菩提心,救度眾生」。對於己身是否輪迴,已經不是重點。
從原始佛教關注往生輪迴次數,到大乘佛教注重利他、發菩提心,從兩者對於果位的描述可以明顯看出,非常有趣。但並非說,原始佛教就不利他,或大乘佛教就不斷輪迴,我認為只是兩者之間關注的程度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