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無明」
■文∕蓮花漢宗
《大乘起信論》:
「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
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
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恆不變淨法滿足,故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
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此義云何?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故。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捨麁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如法身菩薩等,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麁念相故,名隨分覺;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
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上述經文有點長,卻也點出:「不覺、覺;覺心、隨分覺、究竟覺;本覺」,都是源自於「心」。
把覺與心彼此對應如下:
不覺|不知心是萬法的源頭
覺|了知心是萬法的源頭
覺心|滅了生心
隨分覺|無所住心
究竟覺|無心
本覺|本心
除了本心、無心外,其它都是可以以「識」智知,以有為法也能達到。
但隨其住心的輕重,也表徵其「無明」的輕重。
究竟覺的無心已是在「彼岸」的現象。
而本覺是「此岸」就是「彼岸」無分別義。
無心之境要達到,要把「自我」給滅了。
自我是煩惱因、是造業因、是無明因……。
我常說:修行要先了解自己,而真正了解自己的,也是件不容易的執著。
要常去思維為什麼是「無我」?
為什麼是「無法」?
就是要了知「心」是總源頭。
再深入心的作用|覺知;
由覺才能證明無心及本心,
也才知道什麼是「無明」。
出意門
■文∕蓮花漢宗
睹影流水采霓燈
映照念波愛戀生
沉溺醉韻亂覺夢
寒風枯木又藏冬
驅動脈鬆犛牛躬
意死神活三昧通
五蘊三毒門禁空
太平天下聖澤功
得失善惡根蒂同
氣養萬物朝令頌
清道夫雜文集
把情識上變化的心境
借筆墨描繪出來
以記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