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蓮生活佛  盧勝彥

旅行在「柬埔寨」、「緬甸」、「泰國」的時候,我去看了「吳哥窟」。
 看遍了「大吳哥」、「小吳哥」以及叢林內散佈的大大小小石頭廟。
 據說,吳哥窟是高棉國王「蘇利亞瓦爾曼二世」在西元一一一三年所興建。
 這算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廟了!
 我個人認為吳哥窟的建築群,是依據印度教的宇宙觀所建的:
 中央須彌山。
 四大部洲。
 香水海。
 八小洲。
 七山七海。
 事實上,其尊崇的是「大梵天」、「大自在天」、「徧淨天」。
 「大梵天」──創造神。
 「大自在天」──破壞神。
 「徧淨天」──保護神。
 印度教的思想,創造、破壞、保護,就是令人值得深思的哲學。而佛教的根源,來自於印度教,而且超越了印度教。
 印度教的三大神,是輪迴,是梵我(神我)的思想。
 佛教是佛我的思想,而且是無我的思想,達到正等正覺的涅槃思想。
 佛法的廣大包含:
 下根器的人,為了求來生,投生到高境界。
 中根器的人,對輪迴厭倦,證得解脫道。
 上根器的人,修菩提心為眾生,最終證得無上菩提道。
 我說:
 下根器,相當於印度教。
 中根器相當於二乘小乘。
 上根器相當於大乘。
    ●
 徜徉於「吳哥窟」,印度教的史詩就出現在我的思維之中。
 那「攪動牛乳海」變化出來的天女。
 那天神的拔河攪動,那歡樂的天上界及慘苦的地獄界。
 那至尊的國王到平常的販夫走卒。自以為光榮的聖戰到市井小民的捕魚生涯。
 徜徉於大地之上的「吳哥窟」,又有什麼可以說的?
 我說:
 人就是一座廟。
 這廟的中心就是「心」。
 肝、脾、肺、腎,就是「四大部洲」。
 血管就是「香水海」。
 其他器官是「八小洲」。
 國王就是「頭」。
 庶民就是「指頭」。
 …………。
 寫給「吳哥窟」的詩:
 我已是大地行客
 走在輪迴與涅槃的另一側
 幾個黃昏
 幾個清晨
 讀了蒼老的吳哥窟
 心中還悽惻

 誰能說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誰能說出領悟與收穫
 這流傳下去的
 在大地上永遠的四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