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秉銊.幫我改文章

文/蓮生活佛盧勝彥

第257冊《煙雨微微》

 

我讀「高雄高工」時,學校有一校刊是「雄工青年」,校刊主編是楊人望。

楊人望做主編時,我任編輯。

他畢業後,由「雪鴻」做主編。我任副主編,另有一名副主編是莊正和。

但,

「雄工青年」的編輯工作、校對工作、插圖、補白、印刷廠,都是我在做。

那時救國團也有一份雜誌「高青文粹」,主編的工作,也是我在做。

那時,我投稿文章相當多,除校刊外,尚有:

「台灣新聞報」。

「中國晚報」。

「中國日報」。

「青年戰士報」。

報刊雜誌,刊出我的文章很多。

由於我主編校刊的經驗,到了我讀大學時,便成了「測量文藝」的主編。

我在台中時,有二份報紙,有我的專欄,分別是:

「民聲日報」(給麗小札)。

「台灣日報」(靈的世界)。

軍中的報刊:

「干城報」。

「飛駝報」。

刊出專稿,我得過很多獎,包括國軍文藝金像獎。

我在測量大學時期,已出版了四本文集,分別是:

「淡煙集」。

「夢園小語」。

「風中葉飛」。

「飛散藍夢」。

第一次投稿「台灣日報」,主編徐秉銊約我談話。

他說:

「我把你的文章改了不少。」

他用紅筆,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小段,密密麻麻的改,包括標點符號。

他說:

「這個字,改得怎麼樣?」

我說:

「好。」

他說:

「這一句,我也改了,這樣簡潔一點,是不是?」

我說:

「是。」

他說:

「這一小段移到後面才好,你說對不對?」

我說:

「對。」

他說: 

「標點符號你用的不恰當,我改了不少,你認為如何?」

我說:

「是的。」

他說:「改過了,我可刊登。你若認為不妥,我將退稿還給你。」

我說:「這文章已不是我寫的,而是你寫的了。」

他說:「靈感還是你的。」

我在「台灣日報」發表文章,漸漸的改的少了,徐秉銊是我改稿的老師,由他的改稿,我學習到了「知錯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