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執著都無濟於事
文/蓮曉上師
你認為的完整性終究會是一種束縛。
所有的對抗與不滿意都要「平復」:
在每一天當中,它們出現的時候,你都須在這些「金剛道場」上磨煉。
選罌粟花(險惡)還是格桑花(幸福)?
這是選邊站,一個有毒,一個沒毒。
有人就是「無毒不丈夫」。你能包容這些人嗎?
討厭這些人的就是選邊站。
基礎法上,守戒須遠離這些人。
沒有本事度化夜店的花朵,不思惡(自念犯惡)就留在後頭「處理」(超越)了。
為什麼毒還要包容?
他害人,害人就是一個閉環。
這種迴圈自從「由無心分裂為各種有心」以後,就是:自以為吃壞的、吃好的;往生裡熬,往死裡搞……
陰陽反復本身,其實就是一個自然現象。
應以習以為「常」為安。「平常心」就是能夠包容。
悉隨尊(大自然)便吧。
人們都覺得好的就是建設,壞的就是毀滅。
這是以幻分(概念)評斷幻分(現象)。
來毀壞的人會說你建設來幹嘛?
建設與積累算不算貪?!
是不是無中生有?!
他也有理由批判你無中生有的著相。
於是,破壞神現身了。
敬拜主宰破壞的施華(濕婆)神的印度信眾可能還更多。
濕婆與吠陀等譯詞,據民國一位學者(筆者早期閱讀過的書)說,這是最初翻譯時,譯者選用了中文裡帶有貶意的譯音詞,是當時有人看不起印度教的一種表現。
施華神擁有地、水、火、風、空、日、月、祭祀八種化身,既能毀滅,亦能創造,象徵著神秘和狂暴的自然力。
在佛教裡被尊稱為大自在天,住在色界的頂級,是三千界之主,祂的威能足以震撼整個宇宙。
施華神與其道伴帕爾瓦蒂的兒子甘尼沙(梵Ganesa)是位可愛的象頭神,另一個兒子塞犍陀即是勇敢、正義與帥氣的戰神,就是佛教的護法天尊韋馱菩薩。
施華神具有奇異的矛盾魅力、離經叛道的哲學、高傲孤僻的個性、背棄一切的瘋狂。
主宰風暴與閃電,賜予醫藥與健康;是畜生與野獸之神,代表著生殖力;且是明智與慷慨之神、歌詠與祭祀之主。
擁有超越印度教三億三千三萬百萬神的無與倫比的高貴地位。
壞的對於好的來說,既是「反者道之動」(通行本《老子》第四十章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關係,也是促助的關係。
其中之一,壞的就提醒你這些好的:
不要執著那個好,你執著這個好,也會變成壞的。
不執著壞的時候,也會變成好的。
壞的終有一天也會變成好,變成空。
應以一去看待二。
轉化就是它們常有的輪轉(輪迴)動態。
最臭的東西拿出來運用,也是最自然的轉化證物。
由化肥(化學肥料)這類不臭的營養栽培長出來的植物,比不上最討厭的東西「製造」出來的植物。
糞便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共同組成的混合物,其中有機物占比更高。
具體成分因為來源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人類糞便與動物糞便的組成比例存在區別,但整體上均以有機成分為主。
我們吃的蔬菜,如果是用最臭的有機物,那是最好吃的。
用不臭的無機物來養殖的,味道就沒有那麼鮮美。
師姐,有沒有用你大糞尿水種出來的菜?
凡到郊外,就喜歡這種天然的迴圈。
五穀輪迴。好壞輪迴。
誰在其中,觀而自在?!吃而自在?!
最壞的東西往往會成為最好的營養。
否極,才能泰來。(《周易·雜卦》:「否、泰,反其類也。」)
不那麼討厭你認為的骯髒,你煩惱就少。
如果執著於這類分別選擇的越嚴重,你顯現或者隱藏的煩惱就越嚴重。
分別而生出住相時,煩惱與困擾就已經同步生發了。
壞事轉化成好事的現象,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中。
討厭的,很快會變成喜歡的。
尤其是修行被一切的髒穢考驗過後,蓮花盛放,光潔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