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上師文選

文/蓮曉上師

心不妄動不心傷

 

人行走在世間,周遭如荊棘林一般。

心若不妄動,不易心傷。

 

心不動不是心臟不動,不是石木般死絕了念。

而是起念所處,不緊張、不焦灼,不受念的喜怒哀樂、甜酸苦辣等影響。

念過如鏡,了無痕跡。

 

心不享受(住)於讚美,對讚美僅輕輕掠過如法喜般的滋味亦可。

心不苦惱(住)於譏辱,對譏辱僅輕輕掠過如野味般的難受還可。

 

一旦執著與困擾,即是耗損;耗能量、耗福分、耗健康。

耗損的結果,是壞事隨即緊從而來;正能量已耗時,負能量自然上沖補位。

 

所以,勿心動、勿貪著是有「物理原理」在其中的。

莫跟這自然法則作對,才能圓和、舒展。

 

硬要作對,便非下「地獄」不可。

若還死不悔悟,那就去享受「地獄」吧!

 

你無所謂,佛也無所謂的。

佛是如來如去、如如不動的。

 

如晴空觀人物事

 

誰貪了幾百套房,最後半套也沒(坐牢或受死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那俺也沒說對錯,只是各作各受。

自己作來自己受。

因果報應,信不信任由人;火會燒身,信不信任由人。

俺是認為對人好的事應多做,對人不好的事免做。

做「好」這人生當中很短暫的過客。

所有表相現象可以用加法、減法,但心中則須「無」法,如晴空觀人、物、事,舒心無限,如此可免懊惱或悲慘矣。

 

風波不止唯靜心

 

一件衝擊的事情發生,就是石塊擲進了水裡。

是非即如波浪似地展開。

 

隨著時間的流逝,波浪終會乏力而回歸平靜。

好像什麼都不曾發生。

 

然而,另一塊意想不到的東西又會依循意想不到的理由。

如流星般撞進了已臨靜寂的夢。

 

人生就是這般,永遠沒有表面現象上的平靜。

唯願我們的內心,能經受得起一切的掀弄,而自自如如吧!

 

路上都是風光沒有侷限

 

若到彎路,不妨欣賞一下直路所未見的彎上風景;

若到曲路,更應當徹心體會到坦路;

若到小路,就能明白各有優劣,小中見大、路路平等。

若到死路,凡人都難免看死、想死,殊不知死無可死,死也是另類風光,是另一種生的啟始;黑得過分已顯白啊!

若到邪路,能識何謂「改邪歸正」,進而更識「改正歸邪」,邪本「天真無邪」!

若到無路,能悟到「無中生有」—如何有路和那些不是路的路!

若到絕路,但看「天無絕人之路」吧!

 

親們,在根本傳承上師的光耀之下,請在路途上多些歡唱:

 

不必以執著分別的觀念來衡量

任由那些控制不住的偽劣抓狂

 

別傻,別錯過每處高下得失裡的風光

 

不緊張於幻相的滄桑

心底裡也就不會迷茫

    

應該這樣去看—曲折離奇是個鼓勵,風險是攀登的傳奇,均無須患得患失;

修到「身處險境心不驚險」時,那還有什麼受不了!

 

事事考不倒,

如如自在了;

山不畏其高,

只因我是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