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上師文選

窗外任雨, 窗內淨思。

文/蓮曉上師

連日下雨未稍停歇 ,可能老天一時忘了關水掣。

幸好水費免交, 否則要攤分付費了。

雨露甚滋潤 ,祈全球平安而豐年吧。

先閒話幾句,再略提正事如下。

 

決策任何事:

須在不生鬥心、以及只為自己利益的意識上,去處理。

兼顧買賣雙方的利益。 

這樣種下的因果,才美好 。

且會令彼此的友好或生意、互補等交往,更長久。

彼此共同感到如意的,自然更多。

可惜世人很多不知不信:

宇宙潛在的如此因果平衡的原理。

 

世人首選的方法通常是:

太強烈為自己及相關夥伴利益考慮,並且使用各種手段,乃至極端手段。

其中,當被對方識破,以及對方有能力重奪回自己權益時,

就極易容易進入:

互損互懟的程式模式中,萬劫不復。

結果當然是:

損「敵」八百,自損一千,等等。

有如兩頭泥牛鬥入海,徒勞落幕。

大量例證可見,只顧及自己而損人的做法,若前世有福的,那也只會「成功」一時。

上天依律,給出時間,讓他的福分自消自耗。

一旦福盡、運勢由高回落、自然便要「逢吉化凶」了。反「如意吉祥」而行。

原本追求「幸福」的,「幸福」竟然越喊它,走得越遠。

真是可悲可笑。

 

如此如此,歷史上也太多了。

但世人依然前仆後繼地、換著不同花樣地這樣操作。

無休無止。

天不怕地不怕。無知者無畏。

弱小時,沒有安全感;強大時,也因為貪心而同樣沒有安全感。

萬古的習慣性是:

其中,有的擔心自身既得利益不保,以及能否獲利更多,而採取先下手為強。

依叢林法則,弱肉強食。力大者盡佔便宜,還不滿足。

利益掛帥,仁義僅是用於裝飾門簾。

第一重點,是眼前的食物、獵物和地盤。

而不是遵從宇宙的因果平衡原理而行。

結果無一例外地,求願不遂,永無安日。

懇切申請上天堂的,竟被快速被批准去了地獄。

炮打佛像的,立馬被炮打。設計害人的,自己竟然落在圈套……

以上因果法則論點,恆古不變。

若無緣於佛法覺知的,其實,也是可以用古今統計學等,而確證之。

 

俗語說,「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方寸地,指的是良心。

也就是說,為人必須心地善良仁慈,後代方能得福。

心地好,才能給後代子孫好的、正向的影響,這一代、下一代都能得到好報。

在此,筆者也趁機會,留與地球人一首歌詞:

《最美的照見》

師佛的燈火,溫暖寒冬。

明月借湖鏡,亮在人心間。

黑白輪替,不求誰勝。

惟有無執,是最美的照見。

(原詞曲:內蒙古著名民歌《嘎達梅林》)

 

 「破」即「立」的幻在

 

某種大勢正處在不「破」不「立」的

「破」的階段 

即在所謂「不好」的極限狀態中

拉弓,總是要往後

拉到最盡頭 

才能射得更遠…

「立」的所謂最旺最盛最美好

都是智慧、仁德、努力與耐力的結果

空性就這麼顯現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破」「立」

顯現著我與我們

來「觀」或者「迷」於

其自身所展現出來的幻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