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琴琴」的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301冊--南山的風花
琴琴:
我(盧師尊)愈來愈感受到,冥冥中是有一些特別的安排。
印度教說:「天地是梵天創造的。」
基督天主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
中國的道家說:「盤古創造天地。」
佛教有:「《原人論》。」
其實,不管怎麼說,不是創造論,就是進化論。
又,進化也是一種創造。
我出現在妳的夢中,看起來是很稀奇,但,我知道,這也是尋常。
我們了解:
阿彌陀佛有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的「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有千百億化身。
蓮花童子的法身無數。
有夢中見。
有禪定中見。
有肉眼見。
有現實中見。
有心靈中見。
而妳我是夢中見,在這亂糟糟的人間,能夠有如此清晰的夢的世界,也算是寧靜的和諧。
郊遊。
游泳。
爬山。
讀書。
都是具有生命的氣息,妳感受到快樂,值得欣慰,那都是意識的一種,這種意識,是內在意識。
琴琴:
據我所知,我們都是「業力」所生,「無明」就是根源。
「無明」生出貪、瞋、痴。
我看過一本書,上面畫了三幅畫。
二人交歡——貪。
二人交戰——瞋。
一人沉睡——痴。
用這種畫,來比喻「貪、瞋、痴」一看就明白了。
佛法說,這是「三毒」,這「三毒」是「無明」所產生的。
而「執著」與「煩惱」全是「三毒」帶來的結果。佛教要我們「避苦求樂」,一定要去除「無明」。「無明」令人愚昧,輪迴於生死海中。
如何去除「無明」?
那就是如來的「智慧」。
我們曉得人生是夢幻,夢幻中的夢幻,那更是夢幻。
所以不要去「執著」什麼?
也不要去「煩惱」什麼?
因為夢幻中的一切,全部都是「無所得」的。悟了「無所得」,才能頓斷「煩惱」,不去「執著」什麼。
《維摩詰經》中說:「無上正等正覺」,是因「無所得」才證得的。
我(盧師尊)是因為「無所得」之得,才能看開、放下、自在。
我想告訴妳的,就是「無所得」這三個字。
而種種的夢,那些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就當成遊戲。
也是夢。
我寫詩:
詩名:〈歲月〉
操場少年客
也會白髪
不似當年
跑跳時
現在也已累倦
年青時
十年相看兩不厭
一時情熱
人與花卉
均放妍
來亦愁悵
去則思緒長
夢中須思量
聚少離多
只剩下戀戀
肌香骨秀
綽約常見
介時手扶拐杖
又如何看玉面
相約習佛
心中有了寄託
時與本尊相應
共飛如燕
到了法爾本然時
自成仙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