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立人
張三從都市搬家到鄉下,剛好看到有個農夫掛著招牌,上面寫著要賣一匹馬,價錢是一百美元。張三覺得很便宜,就跟農夫買了這匹馬,並相約第二天交付馬匹。第二天,張三發現他得到的是一匹死馬,張三抗議要求歸還一百美元,但是農夫拒絕了,農夫說:「我又沒說是一匹活的馬啊!」張三無言以對。
過了一個月後,農夫遇到張三即問他:「那匹死馬,你如何處理?」張三說:「我靠牠賺了九百美元。」農夫很驚訝!問他是如何辦到的?張三說:「我舉辦了一場幸運抽獎,獎品是這匹馬,結果我賣出了一千張摸彩卷,每一張一美元,我總共收了一千美元。」農夫嘴巴張得大大的,並很好奇地問:「難道沒有人對此表示不滿嗎?」張三告訴農夫說:「只有中獎的人表示不滿,所以我把他買票的錢退回給他,扣除買馬的成本,我總共賺了八百九十九美元。」多年後,張三靠著他的生意腦袋,成為一家公司的老闆。
從以上的故事可以得知,張三的賺錢策略是迎合消費者行為的低價策略,人們知道花一美元參加抽獎就有希望得到一匹馬,但不參加就沒有機會,雖然只有1/1000的機會,在人們內心的投機心理驅使之下,大多數的人願付出一美元來博取機會。對於張三而言,他花了一百美元買了一匹死馬,最後透過一些銷售手法讓他轉虧為盈,大賺八百九十九美元,這在經濟學上稱為「生產者剩餘」。何謂「生產者剩餘」?簡而言之,生產者出售商品得到的收入,減去商品成本,就是「生產者剩餘」。
換言之,當在換季拍賣時,經常有折扣或是買一送一活動,原價二十美元的襯衫打折後可用十美元買到,或是花二十美元買到兩件,這種價錢相當誘惑人們。如果你預計要花十五美元買一件襯衫,現在只要花十美元即可買到,比預期少支付五美元,經濟學稱為這五美元為「消費者剩餘」。
在很多經濟活動中可以看出,當大家覺得商品的品質不錯且具有需求時,它的價格越低,產生的消費者剩餘越多,就會有更多人參與這個購買活動,從其中獲得大小不一的收益。
現今,網際網路已經深入每個人的生活之中,尤其是年輕人的生活,與網路更是息息相關,當要購買物品時,都會上網比價,當然是以「消費者剩餘」多的價格取勝。而團購(議價)這種消費方式的產生就是為了追求「消費者剩餘」極大化所產生的經濟行為!而這種經濟行為目前正方興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