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拜懺功德迴向眾生,願早日脫離苦海,這就是「發菩提心」的現象。
■文∕蓮花美麗
印尼坤甸〈真德雷藏寺〉於二○一六年四月三日至四月十日,舉辦一系列的大法會,本寺榮幸邀請到英國〈真渡雷藏寺〉常住–釋蓮聲金剛上師。遙遠而來的上師慈悲為我們主壇三場大法會,分別是「梁皇寶懺大法會」、「大白蓮花童子護摩火供大法會」及「大願地藏王菩薩瑜伽焰口大法會」。並由本寺常住釋蓮令法師、蓮養法師,與雅加達〈大覺堂〉的蓮花如茵講師、山口洋〈三尊雷藏寺〉的蓮花郁濃助教、坤甸〈寶音同修會〉的蓮花大有助教,以及本寺常住蓮花俊發助教、蓮花登義助教、蓮花美麗助教護壇。
首日法會是「大白蓮花童子護摩火供大法會」,參加的同門達三百人左右,法會圓滿殊勝。法會後,釋蓮聲上師慈悲為大眾法語開示,上師先是分享自己在出家前的一些感想:皈依佛門後,悟到人生的「無聊」,若不趁早修行,要等到何時?要如何度過這「無聊」的生活,唯有修行生活才變得更有意義。皈依《真佛宗》則要依止它,對師尊要全心全意地信任,同時要曉得修法可幫助我們解脫煩惱。
上師問:「感應能否影響學佛者的信心?是不是沒有了感應,變得退道心?」上師解釋,其實一切的感應都必須看因緣,佛菩薩會幫助我們消除業障、增長福慧,但最終還是需要自己的努力。求不到感應則是業障太重,應繼續修法消除業障,改變命運,而不是退道心。感應也不僅是所求必應,而是你本身的素質或脾氣能夠改善,那也是修法中的感應。
上師表明,許多同門詢問如何才能修法相應?日日去做,不貪多,一法深入,漸漸磨練,便能成功。每一次修法時,精神得統一,保持平衡的心態,不貪求神通,腳踏實地修法自然會相應。現在的人之所以無法堅持修行,便是因為被世間雜物所牽纏,無法時常憶念師尊、佛菩薩,反而牽掛的是凡俗的事件啊!講完這精彩的開示,大眾送上熱烈的掌聲,感謝上師灌輸心靈的正能量。之後,主壇上師慈悲為大眾作「大白蓮花童子賜福灌頂」。
從四月四日至九日進行「梁皇寶懺大法會」,每一日的拜懺均有兩百個左右的同門參加。上師曾溫馨提醒,在禮懺中,每一次的頂禮跪拜時,盡量觀想自己所造的惡業通通跑出來,為自己所做的業障感到懺悔,誠心頂禮諸佛菩薩,祈求得到清淨光明。於是,每位同門幾乎融入到經文裡,隨著主持人的帶領下,一心禮懺。拜懺後,上師慈悲為大眾法語開示,上師在【梁皇寶懺】的每一卷,大致上解釋了經文裡所敘述的內容。
上師說道:真佛弟子要一視同仁,平等看待眾生,生起慈悲心度眾生。因為「平等心」非常重要,聽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除此之外,還有「因緣果報」,生生死死永不斷過,死了又生,生了又死。許多人認為只要多做善事就可以了,但其實這想法是錯的。學佛是為了脫離苦海與輪迴,而不是光享受福分,因為總有一天福分也會用盡的時候。多做善事也要修法,盡量避免造惡業,因果就是「影子」。而且善與惡無法抵消,一因一果,上師再次提醒大家牢記這一點。
大眾得生起「慈悲心」、「菩提心」,於是我們聚在一起拜懺也是為了度眾生,替他們禮佛懺悔,把拜懺功德迴向給眾生,願眾生早日脫離苦海,這就是發菩提心的現象。很多同門因受了業障,而責怪佛菩薩沒給予加持,其實並不是,而是自己本身的定業是無法逃避的,但此時佛菩薩已幫你把大業化為小業,再從小業化為無。不管什麼情況下,我們都要懂得「知足與感恩」。「梁皇寶懺大法會」卷一至卷十順利圓滿結束,上師表揚能夠參加整卷寶懺的同門,因具有了福分,所以值得慶祝。
四月十日正是本次法會最後的一場法會–「大願地藏王菩薩瑜伽焰口大法會」,參加法會大約有四百人。法會後,上師開示並提問,什麼是生死?生死就是輪迴裡來去,我們的靈體帶著善與惡,來到人間受業,在陽間我們是「生」,在陰間我們也是「生」。於是生與死其實無差別,人生本來就是「無常」,有生必有死,沒有人可以代替你死,所以修行千萬不要等,便如救火一樣。此時大眾掌聲,從掌聲中彷彿聽到大眾領悟到修行的重要性。隨後釋蓮聲上師代師為十幾位新同門做「皈依灌頂」,再為大眾做「地藏王菩薩賜福灌頂」。
最後感恩無上尊貴的根本傳承上師蓮生活佛佛光大力加持,感謝釋蓮聲上師主壇這三壇非常殊勝的法會,感謝眾法師、講師、眾助教的護壇,及與會大眾的護持,俾使這三壇法會順利圓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