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談修行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305冊--西雅圖的冰點
「可可」說:
從古至今的聖賢,談到佛法,其實是根據眾生的根器。
盧師尊之意,亦是「可可」之意。
真正修行的高人,必定兼具儒家的風範,道家的深邃,佛家的慈悲。行者在精神與物質上取得平衡合一。
高人的思維,清淨是本質,而不是外道邪思,不被人的欲望挾持,也毋須瘋狂抵制壓抑欲望,人生這一場空幻的戲,高人是依照「隨順」因緣,調整「出世」與「入世」的均衡。
《呂氏春秋》曰:
今之國君,何不守先祖之法,遵上古之制,非其不賢也。而因無從遵之,先祖之法,當循因時之世而制,歷代先王亦有與時改之,今先祖之法雖在,卻與今世之世道相去遠矣!故先祖之法,當因時而變,因事而變,創新則生,守舊者亡,修習佛法亦復如是。
一個知足的人,任何人也傷害不了。一個悟道之人,即是剛,亦是柔。正謂君子不器,不會被任何形態鎖定,他是自由自在的,來源於行者擁有足夠的大智慧,內在的涵養如虛空。
不會感到辜負,因為起心動念,不是佔有,也非自利。
「可可」願意與盧師尊談談心,過過清幽的日子。
「可可」的三個問題如下:
一、如何得內在之光?
二、空求的意思是什麼?
三、如何回歸星河?
●
盧師尊簡答如下:
一、「內心的光明」,十六世大寶法王告訴我:「你的內心中,永遠的坐著你的本尊。」
二、「空求」的意思是,不用去求什麼。任何時事,隨緣、隨順、隨份,法爾本然。這樣就可以了,我們行者是「無所求」。
三、「如何回歸星河?﹂我說,沒有此岸彼岸,此岸即彼岸,彼岸是此岸,當下即是。
(維摩詰說的)
回答第一段文字:
精神與物質的平衡,我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一切如如。」
回答第二段文字:
出世與入世的均衡,我說:我的願力是「生生世世度眾生。」
出世是死。(寂滅)
入世是生。(方便度生)
已經「了生死」的人,「無生也無死」,不生不死,不死不生。
已無出世入世之分了。
第三段文字的回答:
《呂氏春秋》所言極是:
「窮則變,變則通」。
「法無定法」。
也就是一切都不執著。
後面幾段文字,我讀了「心平氣爽」:
因為「佔有」也是「無所得」。
因為「自利」也無「利益」。
我常常看著「天」,想想「虛空」,無論世事如何變化。
「虛空永遠不變」,任它打雷、閃電、暴風、暴雨,「虛空仍然是虛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