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舞自在─【品味人間】
蓮生活佛盧勝彥是宗教界的奇蹟,其他的不說,光論「寫作不輟」長達四十餘年,這件事就令人讚嘆不已。祂四十多年不停的寫作度化眾生,活佛目前著作量已經達二百本文集,而且各種類型體裁的文章都有,而負責出版蓮生活佛文集的〈大燈文化公司〉將蓮生活佛文集大體上分類為:「哲思類」、「般若類」、「神變類」、「堪輿類」、「旅遊類」。
曾經問過活佛的讀者,蓮生活佛文集當中他們最喜歡哪一類的文章?大部分都說「神變類」,因為這類文章有趣又有故事情節,讓讀者閱讀起來「沒有壓力」;其他類型文集或文章,尤其是「哲思類」、「般若類」,因為「內容很有深度,我的中文程度不太好。」所以大多「跳過不看」或「很快速的看過去」。從文集的銷售數字來看也是如此,「神變類」的書總是賣得比較好,「哲思類」、「般若類」比較起來,往往敬陪末座。
然而,作為蓮生活佛忠實讀者的我來說,我必須大膽的說一句:「哲思類」、「般若類」的書一定要看,才能真正了解蓮生活佛度化眾生的中心思想。
可是,同樣的問題又來了,在上一篇文章筆者曾經提到「因為文化背景的差異,讀者很容易錯解作者的原意。」如果大家也同意「作者的原意應該被尊重,而不是任人隨意解釋。」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如何找出蓮生活佛寫作當下要表達的原意,就變成一件很重要的事。
在此,筆者就延續上一篇文章所提起的「疑問句閱讀法」,並以蓮生活佛文集為例,而且用屬於「哲思類」,大家都覺得「有一點深度」的第一九三冊文集《牛稠溪的嗚咽》一書來做說明,來找出作者蓮生活佛要告訴我們的話。
首先我們以該書第二篇文章〈最後的頂禮〉為例,我們先將「為什麼(WHY)?」、「是什麼(WHAT)?」、「如何做(HOW)?」放到這個文章名稱上面,我們可以產生「什麼是最後的頂禮?」、「為什麼是最後的頂禮?」二組疑問句。(「如何做HOW?」的疑問句看來不太適合這個標題,所以捨去。)
接著,我們再從文章中找這二組疑問句的答案。
我這裡找到的答案是:
問:什麼是最後的頂禮?
答:我向我自己頂禮。(原文請查大燈文化二○○七年出版之《牛稠溪的嗚咽》一書第十頁),這就是蓮生活佛最後的頂禮。
問:為什麼是最後的頂禮?
答:因為「我對我自己有極大的信心,我了解自己,了解眾生,正因為完全無誤的了解,我才向自己頂禮。」(請查同一本書第十頁)
再舉一例,同樣也是《牛稠溪的嗚咽》一書中的第四篇文章〈智者的尋找〉一文中,我安上了「智者的尋找是什麼?」(WHAT)、「智者如何尋找?」(HOW)二組疑問句。
而我找到的答案是:
問:智者的尋找是什麼?
答:我們行者,是在尋找心?尋找佛性?尋找真如?這就是修行人的人生意義。我覺得這是最有意義的一件事。(請查同一本書第十八頁)
問:智者如何尋找?
答:大家先尋找「心」,再尋找「佛性」,最後尋找到「真如」,這是我至心的盼望。(請查同一本書第廿一頁)
這樣的方法,可以套用到整本書的每一篇文章,例如,第五篇文章〈不能只是利益自己〉,我們可以問為什麼不能只是利益自己?第六篇文章〈『牛稠溪』出生的菩薩〉,我們可以問什麼是『牛稠溪』出生的菩薩?第七篇文章〈無來無去無代誌〉,我們可以問為什麼無來無去無代誌?第八篇文章〈永遠流浪的心〉,我們可以問什麼是永遠流浪的心?為什麼心永遠流浪?……。
當讀者得到了這些疑問句的答案之後,等於已經了解了這篇文章的精神與要旨,已經聽到了蓮生活佛要告訴讀者的話了,而這也就是「疑問句閱讀法」的功能。
接著,讀者再看文章的其他部分,就會發覺很容易就理解文中更深刻的意涵,基本上就不會有曲解作者原意的情況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