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燃燈編輯部
台灣工藝之家‧新東方美學木雕大師- 簡政興先生
簡政興師兄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木雕藝術家,擁有精湛的工藝技巧及對木雕創作的深厚熱忱,其作品獲獎無數,屢獲各大報紙與電視的採訪,他的作品尤其受到各種藝文展覽與收藏家的喜愛。在二○○六年榮獲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所主辦的「九十五年度台灣工藝之家」,成為得到國家級肯定、擁有卓越表現的優秀工藝家。
簡師兄留著一頭飄逸及肩的長髮,有著仙風道骨的身形與氣質,其自然不做作的談吐,非常平易近人。從事木雕創作領域已有三十多年的他,工作室就在擁有湖光山色、朦朧秀雅的石門水庫旁,古意盎然的工作室布置得與天然山水融為一體,天天面對如此美景,難怪他有源源不絕的靈感。
簡師兄在很早以前就因為其二弟的因緣,認識了當時的《靈仙真佛宗》(《真佛宗》早期的名稱)。剛開始因堅定心不夠,修法斷斷續續,在修持這方面不是很用功,多年來,歷經人生的起起伏伏,從中體驗人生諸多磨難,但也因此逆境,讓他的木雕作品不一而是,充滿了人生百態。
簡師兄的雕刻作品非常多元,有表現原物細膩感、維妙維肖的忠實巧雕,也有令人很難看出作品表徵的抽象藝術雕刻,更有突破傳統木雕框架、令人驚歎的鏤空木雕技藝。其作品往往需要經過一番細心品琢後,方能深刻體會其中意涵與韻味。
一九五七年生於桃園縣大溪鎮的簡師兄,因為國中時期的一次建教合作,看到木雕師傅雕刻白鶴,他看得入神,驚為天人,從此對雕刻著迷,國中畢業後即正式拜師學藝。歷經三年四個月的時間,學習了大溪神桌、太師椅和平面木器的製作與雕刻技巧,而後,在高雄左營服兵役三年期間,利用假日學習畫畫,偶爾也到高雄〈佛光山〉禮佛,從此開始接觸佛教。
在接觸佛教之初,對於【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感觸甚多,有感於觀音菩薩的慈悲心、偉大志向及觀音的種種身相,簡師兄內心總是思維著—如何以木雕手法,把菩薩種種示現與人生百態的呼應刻劃出來?簡師兄把這件事視為對自我人生的一大挑戰。
簡師兄退役後,適逢台灣本土畫家李梅樹廣徵優秀匠師,為三峽〈祖師廟〉進行第三次重建,簡師兄認為這是不可錯過的好機會,一番因緣際會之下,參與此一盛事。在〈祖師廟〉一待就是六年,期間學會了許多的雕刻技法,諸如:藻井註1、鐘鼓樓、人物、花鳥、水族、動物等圓雕、浮雕等技法,以及傳統龍、鳳、獅座、象座、神、佛、飛天……的表現手法,簡師兄因此奠定了紮實的雕刻功力。
離開〈祖師廟〉後的簡師兄,開始投身木雕的藝術創作,初期,他以鶴、松、竹、螃蟹等傳統立體精雕為主,後來受到大陸仿作的衝擊,開始轉換創作風格。為求能夠突破以往窠臼,不斷尋求題材,思考新的創作。
在某次的颱風過境之際,簡師兄驚見池塘荷葉的抗壓耐力,一陣清風拂過,荷葉隨風湧動,宛如姿態曼妙的舞者,那種意象從此成為他創作的泉源,進而領悟出木雕的全新詮釋技法。
簡師兄鑽研俗稱「透雕」的鏤空雕法,這是一種介於圓雕與浮雕之間的雕刻法,一般最多到第三層,而簡師兄突破重重限制,雕至第十層。簡師兄以不同造型的荷葉為主體,融入大自然的風力動感,添加韻律、舞蹈、太極等人體姿態律動之美,詮釋原木的氣勢、張力和美感;生硬木頭在他的精雕細琢之下,總能化成靈活的破葉殘荷,充分顯現荷葉婀娜多姿及旺盛生命力的姿態與意境。
二○○三年,簡師兄完成荷葉鏤空雕法的第一件作品—「看破荷葉」,從「看破荷葉」中參透禪機,融合自己對生命的體悟,將宇宙萬物的千姿百態幻化為各種荷葉作品,將生命的流轉與意念的流動,隱含在一葉、一形之中。
二○○七年,簡師兄獲得三義鄉友人所贈送的樟樹塊,圓徑最大處將近六百公分,重量達二噸以上,中間蛀洞大到可讓人坐進去。由於腐朽嚴重,挑戰性很高。經過幾天思索,他決定雕成全國最大的荷葉作品,以「一團荷氣」為主題,將朽木化成包起的荷葉,搭配二十多隻不同的蛙類,呈現族群融合的景象。作品呼應總統大選,期許選後「一團和氣」。(作品完成後立即被蒐藏)
簡師兄擅長觀察荷葉的枯萎變化,然後挑選適用的各種木頭,觀察木紋與根瘤造型,雕刻時以風吃律動、捲曲變化或擬人化等各種變化,突破傳統框架,多年來,陸續完成以「風動(自然)」、「舞動(韻律)」、「柔動(太極)」等不同系列的藝術創作風格。
這些作品以破葉殘荷來表現與詮釋,結合人文美學,大膽地表現來自生活的感受與生命的真情流露,予人極為廣闊的想像空間,總能讓人百看不厭。其作品曾多次參賽、參展,除獲得多項殊榮外註2,更廣為私人收藏家所喜愛。
篤信《真佛宗》的簡師兄,謹遵蓮生活佛身教與言教,不但在生活上清淨自持,更以最清淨的意念進行雕刻,一刀一個佛號,無怪乎他的作品總透著出世、參透、觀照、無為的底蘊;在不多添綴飾下,傳神地演繹著簡師兄想要傳達的人生意境,對於生活、生命的意義,簡師兄了悟於心。
註1
「藻井」是裝置在廟宇、殿室屋頂下的斗栱,建築結構為軸心呈輻射狀由內向外擴張,雕琢華美,外型深邃如井,稱之為藻井,有八卦形、圓形、方形、橢圓形、六角形、內圓外八卦、內八卦外圓等,三峽〈祖師廟〉中的螺旋藻井即是典型藻井代表作。
註2
■獲獎
一九九八年:全省美展(優選)。
一九九九年:台中大墩美展(入選)、台南府城民間傳統工藝獎(入選)。
二○○○年:中日韓聯合舉辦西部大開發書畫邀請大展比賽(金獎)。
二○○三年:〈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全國漂流木雕刻比賽(第一名)。
二○○六年:全國木雕藝術創作比賽(第三名)、第十屆裕隆木雕金質獎(最佳巧思獎)。
■參展
二○○四年:〈三義木雕博物館〉「二○○四年亞歐木雕藝術交流展」。
二○○五年:〈歷史博物館〉「中正機場航站木雕聯展」。
二○○六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亞洲現場創作木雕示範「悸動與對白」、入選〈行政院文建會台灣手工業研究所〉—「台灣工藝之家」。
二○○七年:〈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灣木藝大展」、〈桃園文化中心〉「桃園縣美術家邀請展」、〈清雲科技大學〉「簡政興木雕藝術創作邀請個展」、〈中原大學藝術中心〉「刀木交鋒」木雕六人聯展。
二○○八年:總統府、一鋒之戀特展、國防大學邀請展、立法院木雕展。
■典藏
二○○三年:〈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典藏作品—「化勁(畫境)」。
二○○四年:〈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選為二○○四年桌曆作品—「情網」。
二○○六年:〈苗栗縣文化局〉典藏全國木雕藝術創作比賽作品—「飆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