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荷
大家都知道「鑽石」耀眼亮麗,價值連城,師佛在世間,正是一顆最具有深度光芒的「大鑽石」!可是,為什麼佛陀頒獎,不頒發一顆最漂亮的寶鑽給師尊,而是一粒普通的「石頭」?您想過嗎?
佛陀說「因為沒有價值,才是價值」;師尊說因為「本來面目最最珍貴」;因為修行在人間被看輕最微小也最偉大,那為何以「石頭」來表示?
我認為——
一、世上最珍貴的,原是最高、最純、最微妙的「佛心」。透過「鑽石」只能看到五光十色的萬花筒,很少不被物慾所迷惑;「石頭」讓人聯想起五嶽青山煙霞,小橋流水人家。修行要回到源頭,一定要揮一揮衣袖,不染世俗、不留戀人間有為的功德事業,才能回到本來的故鄉,「石頭」樸實無華,最能象徵「返本歸真」,不為所惑。
二、「鑽石」只是借你呆看幾十年,「鑽石」是世俗的珍品,最受矚目,要出現在大眾面前,必然設下一層層的安全網,風光一時,但也最受拘束。「石頭」屬於自然界,真的是大地為床,太虛為幔,明月為燈,輕扇是微風,下雨當沖涼。修行是要回歸自然之境,才能領受天地間的風采,自在任運、怡然自得!
三、佛法沒有用力處,道是自然而然,實無一法可造作;人類許多美德,原是純樸的天性使然,像善良、純真、慈悲、通達、正直……,不假修飾與造作。「石頭」雖然無知無覺,不同於「涅槃寂靜」的境界,也不是無為而為的不動地「三昧」,但「石頭」的質樸,渾然天成,雖不起眼,卻有內斂含藏的味道,不像鑽石、玉器須經後天人工雕琢,炫人耳目,又易招搖!
四、「石頭」最是孤寂又靜止不動,如同修行面壁和隱居,都得忍受孤獨和寂寞的歲月,學佛內心要能定、能靜;師佛屢經大風大浪,對譭謗如如不動,永永遠遠道心堅固,永永遠遠不會退道心,豈不是固若磐「石」的功夫?
五、「石頭」平常又普遍,但種類繁多,奇形怪狀都有,金玉之寶又是從石頭提煉而來,外表看似平凡,裡面卻是極珍貴之材,猶如芸芸眾生,卻是本具佛性。
六、佛陀曾把「破法器」喻為「石頭破了無法度化」,師尊卻還要用強力膠黏;樹根爛了,改接枝;針孔斷了,換根針縫;人死了,到陰間度;且要包容感化惡弟子……。如此「化度無緣」的不捨眾生,是不是像「愚公移山」的「頑石」精神?
還有什麼比頒發「石頭」,更能代表「苦海化蓮池」度眾生之多、之苦、之功?
石頭、石頭雖稀奇,撿到「竹仔坑溪」異寶石,河神帶您參訪「碧虛宮」;猶不如一顆浴血鑽,眾生為它亡命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