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敬天堂
二○一四年八月九日,馬來西亞昔加末〈敬天堂〉邀請釋蓮允金剛上師主壇「南摩四臂觀音息災、祈福、敬愛、超度護摩法會」。當天下了非常大的雨,但同門仍然冒雨前來踴躍護持,讓主壇上師甚表感動,讚歎大家護持〈真佛密法〉的心。
蓮允上師是第一次來到〈敬天堂〉,但在多年以前,當蓮允上師還是法師或教授師的時候,〈敬天堂〉的成員去〈馬密總〉學習法器跟唱誦時,蓮允上師即是當時的授課教師,蓮允上師對〈敬天堂〉的成員印象很深刻,由此因緣,於是〈馬密總〉就安排蓮允上師跟〈敬天堂〉再度結緣,前來主壇法會。
是日法會如儀進行,護摩火分外旺盛,法會圓滿殊勝!迴盪在室內的梵唄聲、咒聲,引領著與會眾等的心逐漸專一,進而清安無憂,靜靜享受虛空中祥和的法流。戶外仍下著雨,感受敏銳的人,可以覺受到室內空氣中所充斥的水分子,彷彿也是一種清涼甘露。
會後,蓮允上師開示。上師談到一般人對於農曆七月都會有點畏懼,認為是鬼門開的時候,傳統上說是「鬼月」,但在佛教來說,卻叫做「敬孝月、慈悲月、吉祥月、歡喜月」。在古印度,有三個月份是雨季,這段時間有很多昆蟲繁殖,以至於僧人出去托缽時會增加踩到昆蟲的機會,佛陀為了避免這些昆蟲被踩死,因此要僧人在這幾個月份閉關靜修;因為沒有托缽,在這靜修的三個月裡,很多僧人在出關的時候,也是他們得成就的日子,所以,七月十五日也叫做「佛歡喜日」。
稱為「孝親月」是因為目犍連尊者的母親生前非常慳貪,因而墮入餓鬼道,其母親的喉嚨好像一支針那麼細小,無法進食,雖然目犍連神通廣大,可以變化食物給母親吃,但食物一到喉嚨就燒掉了。於是,目犍連去請示佛陀,佛陀教示在七月份對出家眾做廣大供養,以僧眾誦經的力量迴向其母親,其母才得以脫離餓鬼道。「中元普度」、「盂蘭盆節」即是由此而來。
上師述說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所講述的孝順故事。過去,在波羅奈國流傳一個陋氣,當父母年老,要將他們活埋,因為認為人老了沒用,既不能幹活,也浪費糧食,久而久之,竟成了國家的法律規定。有一個長者的兒子非常孝順,不認同這個規定,希望有一天能導正,於是他將年老的父親藏在地下室,仍然每天供養。他的這份孝心感動諸天,為了協助他,諸神出了四道問題給國王:「如果七天內你能解答,我會擁護你及你的國家;如果七天內解答不出,我就要把你的頭劈成七塊。」於是國王召集大臣商討,大家絞盡腦汁仍束手無策。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於是國王就號召天下:「能夠解答的人就能得到獎勵,任何要求都答應。」
天神提的四個問題是:「什麼是最大的福報?什麼是最大的快樂?什麼是第一美味?什麼最長壽?」長者子得知後,立刻回家詢問父親,其父親很有學問,給了一個很圓滿的答案:「信用誠實是最大的福報,修行正法是最大的快樂,誠實善語是第一美味,法身慧命最長壽。」
長者子把答案稟告國王,國王順利通過考驗。國王問長者子:「答案是你自己想的嗎?」長者子說是其父親。國王很驚訝:「你父親應該很老了,怎麼他現在還活著嗎?」長者子說:「請國王饒恕,我的父親的確很老了,但我違反國法,私自將他藏起來。」長者子繼續說:「父母的深恩,如天地一般,十月懷胎、辛苦撫養、還要教導為人處事的道理,才能成就今天的我們;縱使有人能左肩擔父、右肩擔母,行走一百年,並且無微不至地侍奉、供養,這樣都還無法報答父母的深恩。我別無所求,希望國王能廢除活埋年老父母的法律。」國王深受感動,不僅廢除這條法律,而且還增加一條法律:「凡是不孝父母的人,將治重罪。」
佛陀說:「能夠孝養、恭敬父母,即是孝養、恭敬一切佛及賢聖,這是非常殊勝可貴的。」而後告訴大家:「當時這位長者的兒子就是我,我因為孝順父母而令國王廢除陋習,這個功德就是我今日成佛的資糧。」
由此可知,孝順父母是非常重要的。值此七月,我們可以對現在的父母或是過去七世的父母,以他們的名去供僧,可以利益現世的父母得健康長壽,過去七世的父母得以超拔往生;此外,在七月份,可以每天唸『報父母恩咒』四十九遍迴向給父母,以報答父母恩。
而後,蓮允上師繼續為大家分享三篇供僧得福的故事:
有一對非常窮苦的夫妻,每天過著飢寒的日子,當他們看到村莊裡的富豪都去寺廟做布施與供養時,夫妻倆明白了布施與供僧的重要;於是,這對夫妻決定賣身給富豪當奴婢,將所得拿去供養出家眾。他們找到一個富豪,向富豪借了千金,並表示如果一個禮拜後沒還錢,可以將之夫妻倆當做奴婢,任之使喚。然後,夫妻倆便把這筆錢捐給寺廟,齋僧七日。
一天,國王想到寺廟齋僧,寺廟的住持卻說該檔期已有人供養了。國王很生氣地說:「我身為一國之君,今天要供養僧人,竟然給人搶了!」於是召來那對夫妻。夫妻倆一五一十稟告後,坦言他們只有七天的時間可以布施,七天過後就失去自由了。國王聽了非常感動,於是賜寶物及土地予他們,這對夫妻因此而成了富豪。
第二個故事很特別,故事的主角是一隻母狗。有一個居士很發心,每天都會供養僧人,所以有很多僧人會到他家裡受供。居士的家裡養了一隻母狗,這隻母狗每次看到僧人所接受的供養,牠都想吃;有一個得證的僧人知道這隻母狗想吃,每次都會把糧食分給牠,因此,這隻狗對這位僧人生起很大的歡喜心。後來,這隻狗去世了,轉世投胎做公主。
公主還記得自己前世是一隻母狗,受了出家人的恩惠,因為對僧人生起歡喜心,所以才有福分轉世為公主。但,她的國家沒有任何的寺廟與出家眾,沒有機會做供僧與布施,於是她嫁到一個有很多寺廟、僧人的國家;公主每天都做廣大供養,凡事親力親為,有一次,傭人把掃把藏起來,公主找不到掃把,於是就把自己的衣服當掃把,她的丈夫看到了,問其原因,公主詳述緣由,丈夫很感動,只因為對比丘生起歡喜和恭敬心就得此福報,真的不可思議!因此,她的丈夫也發心布施、供僧。
第三個故事是講有一長者發願,每年臘八月一定要供僧,後來年紀大了,臨終時對他的孩子說,以後仍要在每年臘八月繼續供養僧人。雖然這位長者很有錢,但是他的兒子很老實,遵父遺言,每年都做廣大供僧,因此越來越窮,今年的臘八月將至,卻沒錢供僧了。此時,佛陀請目犍連尊者前來詢問:「你今年還是會像你父親一樣,繼續供養僧人嗎?」長者子回答:「是的,我會繼續供僧。」於是長者子想盡辦法四處借錢,也請妻子回娘家借錢。
當臘八月過去,完成了佛陀與其他僧人的供養之後,長者子感到很欣慰,終於還是圓了父親的心願。第二天早上,他發現,一夜之間,家中竟然充滿了寶物,心中既高興且害怕,怕的是被官府查究,於是他去請示佛陀。佛陀說:「這些財寶可以任你使用,因為你守信用,不違反父親的教導,繼續做廣大供僧,而且經常懺悔,精進學佛,因此得到這個福德。」
這三篇故事告訴大家,只要有恭敬僧人及供養僧人的心,對出家人心生歡喜,即使是一剎那的心,仍然會有福分。
在今天蓮允上師與大家分享孝親與齋僧的緣起故事後,是日法會圓滿結束。〈敬天堂〉在此感謝大家的護持,感謝不畏舟車勞頓遠道而來的同門,感謝不辭勞苦參加籌備工作的同門;有了大家的發心、參與,才能舉辦這場法會,更有了根本傳承上師、諸佛菩薩的加持,法會才得以吉祥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