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菩薩,又譯「遍吉」,梵名叫「三曼多跋陀羅」。普是「化無不周」;賢是「鄰極亞聖」。普賢菩薩的悲願,廣度眾生,所以說「化無不周;普賢菩薩的道行,已接近佛,所以說「鄰極亞聖」。
普賢菩薩代表法身吉祥,為諸佛的「理德」;行願吉祥,為眾菩薩的「行德」:與文殊菩薩的「智德」及「證德」,互相輝映。
普賢與文殊,同為上首菩薩,是釋迦佛的協侍:普賢騎白象,在佛的右邊;文殊駕青獅,在佛的左邊。文殊、普賢與釋尊的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同稱「華嚴三聖」。
《華嚴經》的普賢菩薩行願品敘述普賢菩薩的十大願力,以及唸誦、受持、修行普賢行願的無量無邊功德。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幫助一切眾生脫離娑婆苦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清淨國土。
普賢十大行願是: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金剛手菩薩,即手執金剛杖或金剛杵者,又被稱為執金剛及持金剛,而在金剛乘中則稱為「金剛薩埵」。
金剛手菩薩在胎藏界曼陀羅十三大院中位居第四院,即是中臺大日之左方,位列金剛部諸尊三十三。其中主尊二十一,使者十二,又曰薩埵院,以金剛薩埵為金剛部之上首。密教的金剛薩埵,在顯教即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密號為「真如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