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能災變引發國人談「輻」色變,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或只是民眾「心理上的恐慌」?引起大家的關心。
輻射健康效應的發展過程
人類在生活上所接觸到的輻射源,有天然的和人造的兩類,人體吸收輻射能量時,細胞和水分子會首先被游離或激發,造成DNA雙鏈全斷或只斷單鏈的傷害(直接傷害)。
因為水分佔了人體約70 %的重量,而水分子被游離後會產生有害的OH自由基,這些自由基接續產生一連串化學反應,使得細胞分子受到損傷(間接傷害)。所幸細胞有自行修復的能力,大部分的細胞會恢復正常。假若細胞嚴重受損而無法修復或修復有錯誤時,則其將顯現出健康受損的症狀。
輻射對人體的健康效應,通常分為「機率效應」和「確定效應」兩大類。當人體在短時間內接受劑量超過某一程度以上時,因為許多細胞死亡或已無法修復,因而產生疲倦、噁心、嘔吐、皮膚紅斑、脫髮、血液中白血球及淋巴球顯著減少等症狀。當接受劑量更高時,症狀的嚴重程度加大,甚至死亡,這種情況稱為「確定效應」,通常「確定效應」必須在接受劑量超過一定程度以上才會發生。
從日本核爆生存者長期調查顯示,接受低劑量(約二五○毫西弗以下)者,並無任何臨床症狀,但是為了輻射安全的緣故,〈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做了一個很保守又很重要的假設:人體只要接受到輻射,不管劑量是多少,都有引發癌症和不良遺傳的機率存在,沒有低限劑量值,而且致癌或不良遺傳的機率與接受劑量成正比(直線關係),劑量愈高,罹患的機率也愈大,這種情況稱為「機率效應」。
另外,從臨床的觀點來區分輻射的健康效應。首先從發生的對象而言,健康效應發生在受照射本人身上的,稱為「軀體效應」,若發生在受照射者的後代子孫身上的,稱為「遺傳效應」。從發生效應的快慢而言,則分為「急性效應」和「慢性效應」。
輻射的確定效應
談到輻射的傷害時,我們要考量:劑量的高低、身體受曝露的位置、急性或慢性曝露等三個條件。
若是全身均勻受到急性曝露超過二五○毫西弗以上,就會開始顯現受傷害的症狀,劑量愈高,傷害的嚴重程度愈大,甚至死亡。
局部曝露後的症狀,易於侷限在受曝露的部位,而且一般情況,局部曝露造成的傷害比全身曝露為輕。「確定效應」包括暫時或永久不孕、視力受損、造血障礙、畸形、皮膚和甲狀腺的種種症狀等。
一般民眾遭受高劑量而發生「確定效應」傷害的可能性:
二五○毫西弗以下:無可察覺症狀,可能引起血液中淋巴球的染色體變異。
二千~四千毫西弗:四小時內會噁、嘔吐、數週內有脫髮、食慾不振、虛弱及全身不適等症狀,可能死亡。
六千毫西弗:兩週內會死亡。
輻射的致癌性
有一些工作人員接受高劑量而罹患白血病或皮膚癌。同時又發現鈾礦工人因長期吸入高濃度的氡222,造成罹患肺癌的機率高於正常人,輻射會增加致癌率的事實才被確認。
低劑量致癌的機率
在每一萬人裡,每人都接受一千毫西弗全身劑量,可能增加癌症死亡人數為五百人,增加百分之五。每人接受一千毫西弗的高劑量也誠非易事。因此,日常生活中接受天然輻射劑量致癌死亡的機率是非常低的。
從人體器官接受輻射曝露,經過複雜的變化到臨床癌症顯現,需要一段長時間,這段時間就是所謂的潛伏期。各類癌症的潛伏期不盡相同,從日本流行病學的調查,例如白血病最短,平均潛伏期約十年,其他實體腫瘤癌症的潛伏期都較長。
人體組織器官的輻射致癌敏感度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人體器官對輻射致癌的敏感度確有差異,已知胃、肺、結腸和紅骨髓四個器官對輻射致癌性較敏感,而甲狀腺、骨表面、皮膚則較不敏感。
輻射的遺傳影響
輻射會傷害生殖細胞進而誘發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導致遺傳疾病發生率增高,對後代子孫造成不利的影響。至於對人類的研究,則針對三個族群的後代做了長期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遺傳疾病的發生率並未增加。因此,人類是否會因輻射而誘發「遺傳效應」尚未被確認。然而必須注意的是,輻射的「遺傳效應」僅發生於胎兒或具有生育能力的個人,其生殖腺接受某種程度以上的劑量才會發生。
低輻射劑量對健康有益?
一九九三年〈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定義二百毫西弗以下為低劑量。在這個劑量水平之下,全世界長期的流行病學調查仍未找出具體有害的輻射傷害證據。因此,低輻射劑量是否對健康有不利的影響,一直在爭議之中。
一九八二年,美國拉基教授(Luckey)提出低劑量對人體健康有益的調查結果。一九八六年,日本近籐宗平教授(Kondo)從廣島、長崎的追蹤調查亦發現低劑量使致癌率較正常人低的現象。
但是,UNSCEAR在一九九四年報告《低輻射劑量的生物效應》一書中,抱持的態度認為,雖然已知接受高劑量(二五○毫西弗以上)會增加致癌的機率,而低劑量卻顯示相反的現象。然而輻射有益的證據還不夠多,因此仍然必須沿用保守的假設—輻射的致癌增加率與接受劑量成線性正比例,無低限劑量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