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蓮接(朱鍾勛 醫師)
二十一年前的二月四日,〈木匠兄妹〉合唱團的主唱凱倫,為了讓原本六十四公斤的身材,看起來苗條可人,從十七歲就開始節食減重。即使只吃一點點食物,她還要催吐、吃瀉藥,對體重斤斤計較;二十五歲瘦到三十六公斤,在舞台上不支倒下,三十二歲死亡。甜美的凱倫死於長期厭食症引起的心臟病突發,引起舉世注意,大量的研究從此開始。然而二十年過去,關於厭食症的起因仍是一個謎團。
厭食症好發在青春期少女,全世界關於飲食失調的文獻,估算出在青春期女性的族群,厭食症流行率約是○‧七%,也就是每千位青少女中,有七位患有厭食症。並且,人數在增加中。雖然厭食症至今仍病因不明,但有厭食症的人一開始都是限制飲食,過於在意自己的體態、體重和飲食,當中有一半的人發展成貪食症,其中一半的病人,偶爾會有暴飲暴食的現象;四十%的病人,會自己催吐;而有些人會使用瀉劑、減肥藥或過度運動來想辦法降低體重。也有在長期節食減肥,飲食型態先產生異常後,再逐漸發展成厭食症的例子。
此外,一成到兩成的厭食症會變得難以應付,且持續地發生。得厭食症十年內的死亡機會是一般人的十倍,若非死於併發症,就是自殺。病因不明,治療也就棘手。真正治療成功的機會約五○~六○%,也就是有四、五成厭食症病人無法被治癒,這是目前治療厭食症的瓶頸。
厭食症是一種常發生在女性的疾病,病患常拒絕維持最低正常體重,或是極度害怕變胖。即使目前病因未明,但有研究指出,與內在體質、節食、外在壓力及心理社會因素均可能有關。
厭食症常發生在十到三十歲的女性,平均發病年齡是十七歲。有些個案是剛好發生在壓力事件之後,例如轉學、離家去外地求學,或是在身體、情感受創之後等等,但大部分仍為隱藏而漸進性發病。早期厭食症被認為是心理因素引起,後來研究才發現其複雜性,不是那麼簡單。
有人指出,因為媒體過度渲染「瘦即是美」的觀念,造成厭食症的高盛行率,但是這點在研究上仍無法十分確定,因為此病仍有許多生理面及心理面的因素待澄清,但只有理想的體重,才能應付日常活動所需,過輕過重都不好。
一直到今日,許多專家仍然認為,產生很多生理問題的厭食症,主要是因青少年拚命地想在混亂、疏離的生活中,從要求高、神經質的父母手中爭取自主權。沿著這個理論,曾經有人治療時隔開觸怒患者的人,尤其是父母,這似乎很合邏輯。目前大多數專家並不一定贊成。即使這樣的治療方法,仍難挽救所有的病人,因為仍有不少厭食症病患,並非自我要求嚴格或者是完美主義者,也很想恢復正常體重,但他們就是不想吃東西。
心理學博士紀辛吉兒,提出「適應逃亡假說」,打破傳統對厭食症的認知。她推論,在史前時代,厭食是有利於人類生存的必要特質。當時的人類,都是逐食物而居,當食物開始短缺,他們便開始節食、減輕體重,身體輕盈有助他們快速地移動,因此,愈能壓制飢餓、迅速找尋食物來源、不易疲憊的人,在當時愈是具生存優勢。這樣的基因嵌入了許多人的身體,代代相傳。
到了今日,具備這樣基因的人,可能對一些環境因子較敏感,而啟動千古流傳的特質。然而,反對者同樣以演化觀點出發駁斥,厭食會引起女性無法繁衍後代,不可能是自然淘汰、適者生存的結果。辛吉兒博士同意在「適應逃亡」這個理論外,一定還有其他的機制引起厭食症。
厭食症的臨床診斷標準是:
第一,拒絕維持最低體重或體重低於理想體重的八五%以下;
第二,即使體重過輕,仍強烈害怕變胖;
第三,對自己身材有不恰當的評價;
第四,已造成無月經或連續三次月經沒來。
目前也沒有任何一個藥物被公認可以有效治療厭食症,主要還是採取認知和行為的治療。臨床門診,常見厭食症患者多由家人半強迫地帶來,除了心不甘、情不願外,更常見抗拒治療的情況,所以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必須在治療一開始,就與患者訂立明確的治療「契約」,不容他們討價還價,堅定而溫和地讓個案接受規則追蹤。讓患者在漸漸信任醫師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治療聯盟」,並了解種種出現在厭食症的不適當想法、認知扭曲、不當進食或催吐行為及種種可怕的後遺症,與醫師真正的好好配合,來尋求症狀的漸進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