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我們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常常想念佛、想念法、想念僧、想念布施、想念戒律、想念天,就是六念法。
文/西雅圖雷藏寺
西雅圖雷藏寺訊/冬季即將到來,寒意凜凜,但四眾弟子心中卻是暖呼呼的,隨著蓮花童子咒音響起,一同恭敬迎接聖尊蓮生活佛盧勝彥蒞臨主持同修。眾弟子跟隨聖尊修法,滿心法喜,同修圓滿吉祥。
你問我答。
弟子:請問佛陀「拈花」和師尊「金雞獨立」是否有特殊的意義?
聖尊:金雞獨立表現著「唯我獨尊」。佛陀講「唯我獨尊」,唯佛法獨尊,表現這就是佛法。佛陀拈花是佛法,盧師尊金雞獨立也是佛法,代表佛法,這就叫做禪,而禪是不可說,代表不可說的佛法。
弟子:外法,何為「外」?是外境嗎?內法,何為「內」?是身體嗎?因為似乎外法修的是「心」,內法修是「身體」,根據這邏輯,身體應該是屬外,心應該偏內。
聖尊:所謂先修生起次第再修圓滿次第,這就是一個次第。你認為內外應該顛倒,那是你的想法,但講的也是對的。無論什麼內、外,都是一樣的,那只是一個名詞。
弟子:請問師尊在弟子禪定或夢中顯現的是法身?報身?還是應身呢?如何區分報身和應身呢?
聖尊:應該屬於分身。法身沒有形象;非常莊嚴、有著裝是報身,佛菩薩倒裝娑婆顯現是應身。應身佛是粗身,是有肉體的,報身佛是細身,法身是最細身,沒有形象。
聖尊開示【維摩詰經|菩薩品第四】:「毘梨耶波羅蜜」就是精進波羅蜜。「以離身心相」就是要精進,不能懈怠、偷懶,去除懶惰。六種波羅蜜中都應該含有精進,精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是離身心相,離開懶惰。「禪波羅蜜」就是禪定波羅蜜。
「菩提相」就是一心,把散亂的心收為一個心,就是禪定波羅蜜,這時才能直心。學習禪定就是要把不好的思想、妄念都去除,這就是直心,這樣才能夠成就。
如來的智慧「一切種智」,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包含根本智|出世法的智慧;分別智|是應用的、度眾的智慧,是六波羅蜜中最重要的。教化眾生而起於空,維摩詰講,你去教化眾生要起於「空」,這是第一義空不是頑空,這包含了根本智與分別智。
為什麼不捨「有為法」呢?你是無為而為,不為什麼而做,這就是「無相」。有三種解脫:第一義空解脫、無相解脫、無作解脫。
護持正法起方便力,以四攝法度眾,攝眾學佛法。「布施」,說法是法的布施;用金錢做布施;「愛語」是用柔軟語度眾;「同事」是跟大家同事中度眾;「利行」是利己也利他。「敬事」是對任何事、人都起恭敬心。尊敬任何人會除掉我慢。佛陀教我們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要直心,就要有「六和敬」。
僧團裡都是穿法衣、理光頭是修行,就是「身體相同」。「口相同」,在僧團不講無聊的話,不起爭執,大家的口都是在唸佛、唸咒,都是在修行。「意念相同」,穿喇嘛裝就是要修行、要成佛菩薩呀!而在家弟子皈依修行將來也都是要成就,成菩薩成佛。「戒相同」,比丘有比丘戒,比丘尼有比丘尼戒,大家守戒。「見解相同」,你我的見解一樣。像師尊說法也是一種見解,你們拿來當自己的見解,每個人的見解都是一樣。「利相同」,像我們合力把壇城布置得很莊嚴,也是一種利。雖然是不同的人,但「身、口、意、戒、見、利」全都相同就是六和敬,這樣子就能夠直心,直心是道場。
聖尊蓮生活佛以淺顯易懂的開示教導眾生,令聽法者皆能心開意解。在寶貴的法語開示之後,聖尊以拂塵加持與會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