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娑毗羅咒。為彼所轉,溺於婬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惟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0419 西雅圖雷藏寺同修準提佛母本尊法開示

●開示∕【楞嚴經】●文字∕燃燈雜誌整理●圖片∕西雅圖雷藏寺提供●地點∕西雅圖雷藏寺

 

我們敬禮傳承祖師,敬禮了鳴和尚,敬禮薩迦證空上師,敬禮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敬禮吐登達爾吉上師,我們敬禮壇城三寶,敬禮今天同修的本尊「大準提佛母」。

師母,丹增嘉措,吐登悉地,吐登卡瑪,各位上師、教授師、法師、講師、助教、堂主以及各位同門,還有網路上的同門,大家晚安!大家好!(華語)你好!大家好!(粵語)Xin chào、Cảm ơn(越南語:你好、謝謝),愛してる(日語:我愛你),사랑해(韓語:我愛你),Hola! Amigo! Te quiero mucho!(西班牙語:朋友你好!我愛你!)すごい、いちばん、気持ちいい(日語:厲害、第一、心情好),啾咪!Yappy!Bling bling!こんばんは(日語:晚上好)。

我們上個禮拜才做過準提佛母的護摩。有講過準提佛母,一個是「釋迦牟尼佛」的化現;一個是「觀世音菩薩」的化現。準提佛母祂就是總持,「總持印」就是準提佛母的手印。每一次要結印開始,就是先結總持印(師尊結印),比手印都是總持印開始,手印的第一個手印就是總持印,這個總持印也就是準提佛母的手印。

密教本身有結印、有真言、有觀想。觀想、結印,另外持祂的真言,其實它就是代表著身、口、意業。身體就是「印」、口是「真言」,意就是「觀想」。以這身、口、意的清淨來解除我們一般芸芸眾生的三業——身業、口業跟意業這三個業。用清淨來解除這三個業,直接跟本尊相應,這是密教本身修行的方法。所以,一切的儀軌大部分是觀想、持咒跟結印,屬於密教的儀軌。另外還有更深層的修行,也就是「外法、內法、金剛法、無上密」,就是比較更深層的修行。

剛剛有一個同門說看到師尊的法身,然後她來問事的時候,她給我們一本書。那本書就是說哪一個祖師頭上有一條光。現在那本書在哪裡?現在放在「真佛密苑」。它專門寫說哪一個祖師頭上有一條光,很多!妳有照片喔!(師姐:師尊的這個光〈頂上金光〉,上次師尊在法會上有人拍到。然後,蓮華生大士也有這個光。然後是十二世大寶法王祂也有這個光。所以,我看到師尊這個光就覺得很高興,就把這個書送給師尊,就得到驗證。)好!謝謝。(鼓掌)

我們這裡有很多的同門都是可以看到法身。隨便點都會點得到,隨便手指一指就指到(笑),都可以看到法身,好多的,很多!而且他們還會講天語——講天上的語言。還會講天語、又可以看到法身,法身還會跟他們講話。我這個真身是老了,真身老了。以前,我從來沒有認過老,從來沒有。到了七十九歲的時候,我發覺是老了。再過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就覺得……。以前我在法座上從來沒有打瞌睡過。現在在法座上,如果不打瞌睡的不是真身,迷迷糊糊的。

像今天下午,我去補牙齒,補了四顆牙齒,牙齒磨損。桂青師姐是牙醫師,她幫我補牙齒。我問她多少錢?她說:「免啦!」我說:「免不知道多少錢?(笑)」我還欠她補四顆牙齒的錢,將來要生利息,然後再還給她。她說我補牙齒的時候,一躺下來,她一直幫我補。我都不知道她在幫我補牙齒的時候我睡著了,聽說。她跟我說:「祢在補牙齒的時候,都睡著了。」我說:「我哪裡有?我只是補牙齒的時候,我出去散步。(笑)」其實,很奇怪!只要一靜下來,就進入另外一個世界,以前從來沒有的。年紀大了,你們就知道。

有人講說你看起來不像。我說我八十、八十一歲,台灣歲是八十一歲,美國歲當然會少一點。算台灣歲,屬「雞」的是八十一歲。以前我年輕的時候幫人家神算,看到四十幾歲的人,哎唷!這個四十幾歲怎麼那麼老?現在自己八十幾歲了,八十一歲了,已經double了。所以八十一歲,坐在法座上睡覺是正常 (笑);不睡覺是反常。但是法身不一樣,祂不是肉身,從來不會有病、不會疲勞,二十四小時侍候。所以,人的肉身跟佛所說的是一樣:身是不淨;受的是苦;心是無常;整個「法」是「無我」的。這是「四念處」。身子既然不淨,不會長生不老,沒有這回事。講長生不老,當然也會有。你壽命會很長,但是到最後仍然是要生病,老跟死是逃不掉。

頭上有光,那是誰照的?頭上有光那個照片,加拿大的同門照的。他照(師尊)頭上一條金光出來。結果真的是,很多祖師也都是有的。在《西藏王統記》裡面也有六個王,光音天來的王,頭上是有帶著光的,這個都是正常的現象。在那邊(螢幕顯示),你們看得清楚嗎?(答:清楚。) 頭上有一條光,不是我放上去的(笑)。所以很好啦!其實放光照片以前是很多。

 

我們現在進入主題「你問我答」。

Q問題一:Australia蓮花韶豐問的。一心頂禮師尊佛安,請佛住世。師尊近期有開示西方淨土就在我們自己的心。弟子可不可以理解成:

一、行者是以【阿彌陀經】作爲藍圖來建造與相應自己的西方淨土?

二、每個行者的西方淨土是獨一無二的,而且非〈真佛宗〉行者的西方淨土,是沒有「摩訶雙蓮池」的?

回答一:行者是以【阿彌陀經】作爲藍圖來建造與相應自己的西方淨土?每個行者的西方淨土是獨一無二的,而且非〈真佛宗〉行者的西方淨土,是沒有「摩訶雙蓮池」的?」他的問題也是很奇怪,我看了都覺得很奇怪。因為我所知道的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定有摩訶雙蓮池的。西方極樂世界不只是一個土,是四個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只有一個。「常寂光土」,「法身佛」在常寂光土;「報身佛」在「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應身佛」在「凡聖同居土」。

你要知道你指的是哪一個土?因為淨土有分階層,法身佛在常寂光土;報身佛在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應身佛在凡聖同居土。什麼叫凡聖同居土?凡夫跟聖人在一起居住的土,叫做凡聖同居土。

那是最基本的:一、不可以少善根到極樂世界,一定是善根器;第二、要一心不亂的念佛,一心不亂的念佛,一心不亂就是禪定了。所以先到凡聖同居土,然後慢慢…,因為你在那裡修行,修「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你修成了,才能夠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是最高的成就,你照樣可以成佛。

你已經見到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可以看到佛,不管顯、密都是一樣。所以「彌陀大法」是最大的法。阿彌陀佛的這個法,往生西方淨土。「西方淨土就在我們的心」這句話當然是沒有錯,就是教你心以觀想、持咒、念佛,種種的方法到西方極樂世界。所謂「淨土宗」裡面有【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另外還有【十六觀經】,就是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有十六種的觀想。另外,還有念『往生咒』。三經一咒是「淨土宗」的寶典,那是最好的方便方法。

「建造與自己相應的西方淨土,是【阿彌陀經】作為藍圖來建造?」不用建造,它已經建造好了!你用你的心去觀想,你就能夠去。觀想、持咒、念佛,就能夠一心不亂,就能夠到西方淨土。

「非〈真佛宗〉行者的西方淨土是沒有摩訶雙蓮池?」誰說沒有!?池底鋪以金沙,池面上蓮花大如車輪、八功德水,怎麼不是摩訶雙蓮池?你看【阿彌陀經】裡面有寫:蓮花大如車輪。那蓮花長在哪裡?長在八功德水上,所以怎麼會沒有摩訶雙蓮池?有!西方極樂世界。

他講說「每個行者的西方淨土是獨一無二的。」難道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西方淨土?他的語氣好像是說每一個人都用【阿彌陀經】來建造自己的西方淨土,然後去的地方就是去到自己的心。這個也有他的道理存在!不過是由本身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合一的時候,那個時候你就可以到西方淨土。這樣聽得懂嗎(鼓掌)?有沒有摩訶雙蓮池,關你什麼事情?但是【阿彌陀經】裡面有寫,蓮花大如車輪,蓮花是長在哪裡?(笑)

 

Q問題二:有人說「在欲而行禪」,能入「不二法門」者,證量需在八地菩薩以上。八宗祖師的龍樹菩薩只證到初地而已,世間誰能超越龍樹?更不提比擬「文殊」與「維摩詰」了。請師尊確認這觀點是否正確?

回答二:他所問的問題二:有人說:「在欲而行禪,龍樹菩薩只證到初地而已。」這句話我從來沒有聽過,你們聽過嗎?祂是八宗之祖欸!八宗的祖師——龍樹菩薩。你們有沒有聽過這句話?龍樹菩薩只證到初地而已?誰給他講說祂只是證到初地而已!?八地菩薩才不退轉,龍樹菩薩本身就是不退轉。所以不能這樣子講!

「在欲而行禪,能入不二法門?」有欲望還能夠行禪?等一下講【楞嚴經】就談到欲望。其實欲望就是「無明」。人因為無明,有欲望把「妙明真心」給它掩蓋。什麼叫做生死的根本?有兩種根本!【楞嚴經】裡面也會提到有兩種根本:一個是生死輪迴的根本;一個就是妙明真心成佛的根本。這是兩種根本。因為欲望把妙明真心給它掩蓋起來。所以,因為你有欲望,哪裡能夠行什麼禪?有人說:「在欲而行禪,能入不二法門。」沒有這種屁事!(笑)

好啦!〈彩虹山莊〉樓上二樓,有一位很有名的畫家,他寫了一個偈,我掛在那裡,我告訴你,那是人家送給我,很珍貴的,嶺南派的畫家趙少昂寫了一個偈在那裡,誰記得那個偈?掛了很久了,好!你唸。

(蓮訶上師:師尊好!大家好!很多年以前,我去〈彩虹雷藏寺〉,那時候叫〈彩虹山莊〉,然後師尊就指著這幅偈讀給我,所以我就印象很深,它是這麼寫的:「未離情心莫問道。尚沉欲海莫參禪。」)

沒錯!你這個根本還有欲,你還要參什麼禪?你參禪可以,但是參了禪,進入了「一」,進入了禪定,你那個欲望就會慢慢減少,那個欲望就沒有了。你還在欲望裡面,還參什麼禪?你再唸一遍(笑)。

(蓮訶上師:上聯是「未離情心莫問道」,下聯是「尚沉欲海莫參禪」。)你在欲海裡面,你還參什麼禪?你就參你的欲吧!你已經被無明遮住了,你還參什麼禪?

所以像師尊現在,欲望很少,你說沒有欲嗎?有時候吃到好吃的東西,還會講說:「這東西真的是好吃。」還是有食的欲望。財的欲望沒有,色的欲望沒有,名的欲望沒有,睡的欲望還有一點(笑),財、色、名、食、睡,五個大欲望。財、色、名、食、睡,現在剩下吃東西,吃的東西已經吃得很少,很多東西不能吃了,你年紀大了你就知道,少糖、少鹽、少什麼,吃的都是很淡了,青菜、豆腐,都吃得很淡了。

有一次,我在Chicago芝加哥,到了一個餐館,跟他講:「不要放味精、不要放鹽、不要放糖、不要加什麼添加物。」廚房說:好!端一碗清水過來(笑),他真的端一碗清水過來欸!他說:「這就是你所要的。」我們自己也覺得好笑,「不要放油、不要放糖、不要放鹽、不要放味精,什麼都不要放,拜託你煮一碗湯。」他就端過來(笑)。

你越老啊,什麼東西都不能吃啊!真的!年輕人就是亂吃,真的是,年輕的時候管它的,「這個不可以喝太多,太甜不要喝太多。」「來個五杯。」統統下去了…你老了,你就知道!年輕的時候啊,你糟蹋食物;老了,食物糟蹋你,根本不能動了。所以老了欲望就沒有,統統都減掉,現在,只剩下能夠健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你能夠身體健康就是最幸福。大家知道,年輕的時候,不要自己糟蹋自己,真的,有時候自己在吃方面要小心,像波霸奶茶,一下子來了多少,吃到最後都有病,好吃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很麻煩的。

龍樹菩薩當然不是只是證到初地而已啊!祂是八宗之祖。這個觀點當然是不正確的,他說龍樹菩薩只證到初地而已,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

講得太嚴肅啦!講講笑話吧!今天才拿笑話給我,沒有時間看,所以拿舊的笑話來講。

媽媽問小明:「我以為你在寫作業,竟然是在玩電玩!」小明回答:「這又不能怪我。」媽媽說:「難道要怪我嗎?」小明說:「沒錯!誰叫妳走路的聲音那麼輕。」(笑)

媽媽跟小明講:「小明啊!男生要有骨氣,怎麼可以為了借電動玩具,你就跪下來求人呢?」小明講:「這有什麼關係?到時候他就會跪下來求我還給他。」

還是小明的笑話,媽媽講:「電動玩具跟一百分,你選哪一樣?」小明講:「一百分。」媽媽講:「欸!你還是挺上進的。」小明講說:「爸爸說等我考了一百分,他就送給我電動玩具。」

還是小明的笑話,媽媽講:「小明,你這學期撿到了十次錢?」小明講:「沒有,只撿到一次。」媽媽講:「那怎麼會有十張『拾金不昧』的榮譽狀呢?」小明講:「我把撿到的一百元換成十個銅板。」

小明問妹妹:「妹妹妳幹嘛那麼用功?」妹妹講:「還不是為了你。」小明說:「我?」「沒錯!我們家總要有人有出息吧!」

小明說:「當老師真好!」老師問:「好在哪裡?」小明講:「看漫畫、打電動都不用花錢,只要沒收學生的就可以。」

小毛跟小明講:「我媽媽是碩士,我爸爸是博士。」小明講:「有什麼了不起!」小毛問:「那你爸爸是什麼士?」小明說:「我爸爸是男士,我媽媽是女士。」(笑)

小明跟媽媽講說:「媽!公園有個可憐的歐巴桑,我想幫助她。」媽媽講說:「小明,你真的是有愛心欸!就給她十塊錢吧!」媽媽講:「哎?怎麼你買了那麼多的香腸?」小明講:「她就是賣香腸的。」(笑)

老師對小明講:「小明!你怎麼偷同學的橡皮擦,你做這種事難道不為父母想一想嗎?」小明就講:「就是想過才做的,這樣就不用花父母的錢了。」

老師問:「小明,你的毛病就是用詞不當。現在考考你,用一句成語來形容老師很開心。」小明回答:「含笑九泉。」(笑)好啦!全部都是小明的笑話。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娑毗羅咒。為彼所轉。溺於婬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惟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我們講這一段好了。

因為前面【楞嚴經】講到「心」的問題,心不在內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間,也不依附在眼根,也不是在眼睛跟環境的中間,什麼都不是!這時候阿難想了半天,最後講說沒有心。沒有心?那我們上個禮拜講,既然沒有心,那就沒有「體」了,那又怎麼講?

因為那個心如果是假的,沒有這個心,只是一個龜毛,龜毛就是根本就沒有、虛假的,兔角,兔子沒有角,也就是「心」只是一個名詞,那也沒有這回事,因為你如果沒有這個心,你的分別從哪裡來?所以什麼都不是的時候啊,這個時候阿難覺得他已經講不出來了。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阿難尊者在大眾之中,就從座位裡面站了起來,「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跟釋迦牟尼佛講。這個「右膝著地、偏袒右肩」,那是他們以前在天竺,在印度的時候,他們穿的衣服都是斜披的,都是斜斜這樣子,把右邊的肩膀露出來,然後這一隻腳是跪著,這一隻腳是立著…也不是立著,彎曲這樣子跪下來。合掌對釋迦牟尼佛講:「我阿難是如來最小之弟。」他們有親戚的關係,堂弟吧!是釋迦牟尼佛最小的堂弟。

「蒙佛慈愛」,釋迦牟尼佛很喜歡他。「雖今出家」,現在雖然剃度出家了,還是希望釋迦牟尼佛能夠多照顧他,所以一直以來,他都是多聽釋迦牟尼佛說法,所以他「多聞第一」嘛!他經常跟在釋迦牟尼佛旁邊,聽的法是最多的,所以叫多聞第一。

「未得無漏」,沒有實修,沒有把煩惱漏盡,也沒有把欲望漏盡,還是有欲望,只是聽了佛法,但還是有欲望,沒有實修,所以沒有得到無漏的「無漏通」。

「不能折伏娑毗羅咒」,沒有辦法!被『梵天咒』所迷…那時候印度很多的咒語,還有一種『梵天咒』,梵天咒一般講起來,在欲界有六天,在色界有十八天,到無色界又有四天,加起來是二十八天,都有咒語。這個是『梵天咒』,沒有辦法勝過『梵天咒』。

「為彼所轉」,被咒語迷惑了,差一點就失身。

「當由不知真際所詣」,就是因為不明白「妙明真心」。沒有辦法!不知道「真際所詣」,所以他還沒有達到這個禪定的境界,沒有辦法得到「定」的境界,所以還是被世間的這些咒語、世間的一些環境把他轉動。

「惟願世尊」,希望釋迦牟尼佛。「大慈哀愍」,就是很慈悲的教他們。

「開示我等奢摩他路」,奢摩他就是禪定。也可以講是「止」,止觀的止。開示他禪定的路子,真正禪定,由止來得到禪定。

「闡提」這兩個字是梵文,表示說沒有正信,所有還沒有得到真正的正信的人。「隳彌戾車」,這幾個字是梵文,這個是講「邊地」,這四個字是邊地的意思。什麼叫做「邊地」?邊地就是說從來沒有聽過佛法或者是指外道。沒有正信,就是說你的信仰的心不夠。另外,邊地根本沒有聽過佛法,那個叫做邊地。

我舉一個例子好了,你說巴西亞馬遜森林裡面,很多種族在裡面嘛!亞馬遜裡面有很多土人,他們住在亞馬遜森林裡面,他什麼時候聽過佛法?沒有聽過佛法!那個就屬於邊地,他從來沒有聽過佛法。還有,雖然聽過佛法,但是信心不夠,就是「闡提」,「令諸闡提」就是他的信心不夠、定力不夠,就叫做闡提。然後「隳彌戾車」這四個字是梵文,表示說那是邊地,外道也叫邊地,有其他思想,並不是屬於佛法思想。

「作是語已」他講了這些話以後就「五體投地」,跟釋迦牟尼佛五體投地。

「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就是自己很饑渴啊!希望釋迦牟尼佛趕快說法,讓大家知道、聽到釋迦牟尼佛的開示,能夠得到開悟。它的意思就是這樣子講,這一段的意思,我講這樣白話聽得懂?

我講了一個連貫起來,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在所有人當中,從座位站起來,就偏袒了右肩,右膝著地,很恭敬地向釋迦牟尼佛合掌,向釋迦牟尼佛講:「我是釋迦牟尼佛最小的堂弟。釋迦牟尼佛很慈悲、很愛惜我,我現在出家,還是希望釋迦牟尼佛能夠多多照顧。但是我聽釋迦牟尼佛說了很多的法,但是沒有真正實修,沒有得到無漏的智慧,不能夠折伏『梵天咒』為『梵天咒』所轉,差一點就失身。(笑)

當然是因為不知道真實修行的方法,希望釋迦牟尼佛慈悲哀愍,開示如何得到真正的禪定,讓所有信心不夠的人以及從來沒有聽過佛法的人,都能夠知道佛法。」「作是語已」,說完了這些話就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大家都希望釋迦牟尼佛趕快給予說法開示。就是這一段的意思了。

這佛是厲害啊!釋迦牟尼佛是很厲害的。「爾時世尊」,爾時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

「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就放光動地。祂每一次要說法以前,都會放光,放一些光出來。哇!這個什麼光,這個頭上圓光、周身都是光、腳底下蓮花光、心有心光,一大堆的光,全部統統都出來,滿滿的。

「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很多光出來了。「其光晃耀。如百千日」,那個光很亮,好像千百個太陽一樣這樣子的亮光。

「普佛世界。六大震動」,所有佛土全部震動,六大震動。什麼是六大震動?這個太多了,東邊凸出來,西邊陷下去;南邊凸出來,北邊陷下去;北邊凸出來,南邊陷下去,就是這種震動。又有聲音,「轟…」那種聲音,我們人都有聲音的,相信不相信?你身體血液在循環都有聲音的。心臟在跳,你可以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嗎?可以的,喘的時候你就聽得到(笑)。還有你把耳朵蒙住,你就聽到你自己裡面的聲音了(師尊蒙住耳朵)有沒有?蒙住耳朵可以聽到自己身體裡面的聲音喔!不是聽外面的聲音,聽裡面自己的聲音,這也是一個禪定、修氣的方法,聽到自己裡面的聲音。所有的佛土全部六大震動,它震動,有震、有音,另外還有像雷一樣的,總之它有六種現象出來,這叫「六大震動」。

「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佛之威神」,所有十方,「十方」就是東、南、西、北,再切成一個八方,上、下加起來,就是十方,上、下跟四面八方,一共是十方。「十方微塵國土」也就是說十方的佛土,除了娑婆世界以外,其他的佛國世界。一時開現釋迦牟尼佛的威神之力,「令諸世界合成一界」,把所有十方佛土的世界,變成一個世界。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十方佛土全部變成一個世界,所有的大菩薩全部合掌,聽釋迦牟尼佛開示。祂就是有這一種…「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他們是在聽釋迦牟尼佛說法。這一段就是放光、動地,放光,放很多的光出來,然後整個世界六大震動,又把所有的世界、很多的佛土合成一個世界,所有的菩薩都合掌,聽釋迦牟尼佛說法。

講笑話吧!老師問小明:「為什麼在學校打瞌睡?」小明講:「昨天晚上姐姐亂發脾氣,不讓我進去睡。」老師問:「那你去跟你的爸爸、媽媽睡啊!」小明講:「他們在吵架。」老師問:「那爺爺跟奶奶呢?」小明講:「他們也在吵架。」老師:「那你整晚都沒睡嗎?」小明講:「我睡客廳啊!」老師說:「好可憐啊!就你一個人睡客廳嗎?」小明講:「不是的!爺爺、爸爸跟我三個人。」(笑)

有一天呢,媽媽心血來潮,用老公跟孩子的合影作為她手機的屏面。孩子看到了,就問媽媽為什麼用他的照片做屏面?媽媽說:「因為手機每天都握在我的手裡,你是我手心裡面的寶貝。」老公聽了就很高興:「那張照片也有我啊!我也是妳手掌心的寶貝嗎?」媽媽不屑地了瞥他一眼:「你想太多啦!我是想讓你知道,你永遠別想逃出我的手掌心。」(笑)女生真的很可怕。

嗡嘛呢唄咪吽。

 

2025年功德主方案 
點此入內 線上刷卡
(單位:美金)

  下載迴向報名專用表 

迴向報名表填完之後請傳送E-mai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燃燈paypal註冊的信箱是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敬請同門善信大德注意,以免無法收款!謝謝!

 

「隨喜贊助」、廣告刊登等,請參考下方。


點選「隨喜贊助」進入PayPal 線上信用卡贊助網頁,填寫數量即是您的贊助金額!

 

   

◆其他贊助方法:劃撥、匯票、支票及國外匯款

聯絡我們:

投稿專用E-mail: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電話:886-49-2312992 分機 362

傳真:886-49-2350140
迴向報名表傳送E-mail: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贊助索閱一年24期紙本雜誌、變更郵寄地址、或 參加「功德主方案

請洽分機 367

 ◆刊登全彩廣告/賀詞/請佛住世詞,下載廣告確認單。

請洽分機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