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舞自在─【品味人間】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一開始學佛就被一堆門派嚇到了。根據佛教專業人士的分類,佛教共分十宗:俱舍宗、成實宗、禪宗、律宗、天臺宗、華嚴宗、法相宗、三論宗、密宗、淨土宗。其實若要細分,還不止此,而且這各宗之下,都還有細支派別,林林總總加起來,我看不下數百個門派吧!
當然我們的青春有限,是不可能將這些派別一一了解去研究比較過後才開始修行,大部分人應該都是先一門深入,等行有餘力再了解其他派門的修行方法與內容。
這幾天休假在家,就把以前買來沒空看的一些佛書拿來研讀,順便整理一下讀書心得,在此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分享。
事實上,若從歷史以及文化的角度來看各宗派的派別,其實會變成今天這樣都是有跡可循、很正常的一件事。在時間歷史巨輪前進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會交流,文化與文化之間會碰撞與融合,社會環境更是不斷變遷,而就在這避免不了的交流、碰撞、融合與變遷之間,佛教在佛滅後二百年,各宗各派就開始陸續出現了。
我們都知道,佛陀在世間是以小乘佛法為主,講的是「緣起」、「無我」、「四聖諦」、「八正道」……等義理。尤其是「緣起」、「無我」二法更是佛教的主要核心,因為當時佛陀身處的印度國家,是主張有一個能生出一切眾生的「大梵」存在。我們可以把「大梵」理解成西方文化裡主宰一切的「上帝」,而人就是要透過淨化業障,死後靈魂才會回到「大梵」那裡,如此才能解脫,否則就會一直帶著業力輪迴世間。佛陀發現這樣的義理是不究竟的,並沒有辦法解脫煩惱輪迴,最後在菩提樹下透過自身的修持而開悟證道。
據說,佛陀證道後,覺得他所悟到的真理太深太難,覺得一般人難以理解,本來想入涅槃,一走了之,但後來經過帝釋天的祈請,佛陀就繼續留下來,開始以「緣起」、「無我」法為主要義理傳道,經過四十九年後才入涅槃。
佛涅槃後,開始有一些佛弟子對於佛的教理發生爭執,爭執的開端倒不是佛教根本教理,而是在於「戒律」。因為佛陀在世時,親自宣說一些明確的戒律,這些戒律開始變得很難守護。例如,其中有一條「不持金銀戒」就時常發生爭議,有人說:「凡是佛陀說的戒律,一個條都不可以改,一個字都不可以改。」有人則說:「現在什麼時代了,怎麼可能不持金銀?此一時彼一時,各地的風土民情不同,佛教如果要廣傳,也要因地制宜,我們只要掌握住戒律的精神就好,何必死守呢?」
因為這樣的見解不同,於是佛教就開始分派了,大約在佛滅幾百年後,佛教分成了主張堅持傳統的「上座部」,以及普羅大眾比較能夠接受的「大眾部」。
大家要注意,佛陀的教導是—因為「有我執」而產生「愛慾」,所以人才會煩惱、輪迴不斷,但是要「無我」,要去除「我執」,並不是否定輪迴。所以,佛陀也不否認一般人都認定的三世因果輪迴的世間真理。
可是問題來了,如果佛教承認有業力輪迴這回事,那前世的因果業力是如何帶到這一世?這一世的因果業力又如何延續到下一世?這問題如果用一般普羅大眾所認同的「靈魂」觀點來解釋,就很容易解決,就是有一個帶有業力的靈魂,肉體死亡之後,再因為業力而投胎到下一世,所以前世的因果就帶到下一世。可是佛教不是教導「無我」嗎?佛教的「無我論」不正是要破除一般人認為有一個「永生不滅」的「我執」嗎?
這樣不就矛盾了?
於是,就有人想到用「勝義諦」及「世俗諦」的二分法來解釋佛教無我論,用緣起論其中的「識」來代替一般「靈魂」的概念。他們說「識」的功能跟「靈魂」差不多,「識」會轉世、也能投胎,也可以保存業力,讓因果延續,但是與一般靈魂不同的概念是,「識」是因「我執」而產生的一個「暫時存在」的東西。所以佛教無我論,是去除我執的勝義諦,而用暫時存在的「識」,來取代「靈魂」,變成說明業力輪迴的原因,也就是世俗諦。
這個「識」的觀念加進來後,後來詮釋的人就越說越細,越加越多,很多相關論著就一直出現,漸漸就自成一派,這時「唯識宗」就出來了,強調說明宇宙萬事萬物如何因為「識」的作用而出現及變化原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