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蓮接(朱鍾勛 醫師)
根據台灣二○○五年老人狀況調查結果,大約百分之六十五‧二的老人有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百分之十二‧六七的老人有日常生活自理困難。「衰弱」被視為老年人功能退化的前兆,也已被視為介於生活獨立自主和死亡前的中間階段。「衰弱」除了會降低活動、生活品質,造成認知功能障礙外,還易有日常生活功能障礙、跌倒,增加入住機構(老人院)、住院的機會,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死亡。「衰弱」已是不容忽視的老人健康議題,所以「預防衰弱」的發生已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衰弱」是一種以生理功能喪失與容易發生併發症的一種症候群,其臨床表現包括活動力降低、體重減輕、疲倦、食慾降低、肌肉耗損、骨質流失、步態與平衡功能異常,甚至是認知功能的障礙。「老人衰弱症」是老年症候群的一環,由於常伴隨著整體功能及多重器官的衰退,「衰弱」不僅被視為是失能傾向的狀態,也是老年症候群惡性循環的開始。由於生理儲備能力下降以及易受傷害升高,因而容易發生跌倒、骨折、依賴、失能、同時,發生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癌症的風險也較高。「衰弱」不僅增加整體醫療耗費與社會公共健康照護體系之負擔,也衝擊著家庭。
衰弱與老化的關係
老化雖然是衰弱形成的重要背景,但卻無法單獨解釋衰弱的產生,許多內在(如生理、心理狀態與慢性病)及外在因子(如社會、經濟環境等)都會彼此交互作用而誘發並促使「衰弱」的發生。
Fried進行衰弱分組:「非衰弱組」與「衰弱組」。「衰弱」形成過程的動態性及連續性,不同等級之間會隨時間互相轉換,但改善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死亡的風險也逐漸升高。
流行病學
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社區老人的衰弱盛行率為百分之四‧九,衰弱傾向為百分之四十二,不衰弱者為百分之五十五‧一。研究指出,藍領階級與親人關係疏離或缺少信仰等可能是衰弱的危險因子。衰弱相關的疾病包括心臟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眼科疾病、關節炎、中風、糖尿病、認知障礙、失智症、失禁、聽力受損及憂鬱症。
衰弱的機轉
內分泌系統失調
胰島素樣之生長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 , IGF-1)下降與身體力量及活動度降低間有相關性。較高的可體松荷爾蒙可能造成肌肉減少症、感染及胰島素阻抗。衰弱老人的葡萄糖耐受性不佳,會導致後續的食慾降低及營養失調。
發炎與凝血路徑活化
血液中發炎標記的升高,如C反應蛋白(CRP),與衰弱及死亡間有關聯,不僅造成貧血及凝血標記升高,也會對骨骼肌肉、食慾、體重、抵抗力及認知功能造成負面影響。
肌肉系統改變
肌肉減少症,以肌肉質量與強度的衰退為特徵,不僅影響步態與平衡,也會增加衰弱與跌倒的發生。「肌肉減少症」多伴隨體脂肪減少,部份衰弱老人的體脂肪比例偏高,稱為肌萎性肥胖,他們在日後發生失能及死亡的風險更高。
荷爾蒙的變化、發炎與凝血標記的升高是促使衰弱發生的重要因素,其他活動量減少與營養不良等,也與肌肉質量的流失有關。
營養素缺乏
過去的世代研究發現,衰弱族群中的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硒(selenium)、鋅與半活化維他命D(25-hydroxyvitamin D)的血清濃度較不衰弱族群來的低,故推測與衰弱的形成間可能有關。
衰弱的診斷
學者對六十五歲以上的社區老人,以五個問題進行篩檢,包含:「去年一年,在未曾刻意減重下,體重減輕三公斤或百分之五以上」、「在上一個禮拜覺得做每件事都很吃力」、「走動狀態不穩健」、「走二百至三百公尺有困難」、「連續站立半小時有困難」,將符合三題(含)以上定義為「衰弱」,符合一或二題定義為「衰弱傾向」,完全不符合者則為「不衰弱」。
衰弱的評估與處理
處理上應注意,在將「衰弱」歸因於退化之前,要先針對潛在可治療的次發病因,像是鬱血性心臟病、甲狀腺機能低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貧血、癌症、感染、憂鬱症……等作評估處理。
運動
適度運動有助於老年族群平穩步態、減少跌倒造成失能、增進骨質密度與體適能力。從各種程度的運動,例如阻抗訓練、伸展運動或是單純的步行及日常活動訓練中獲得益處。
補充療法
雖然各種補充療法, 包含睪固酮、生長激素、生長激素釋放因子、DHEA-S與維他命D有其潛在效益,但並無實證支持衰弱族群接受補充療法的效益。
其他
處理衰弱常合併的跌倒、體重減輕、虛弱、憂鬱、疼痛、慢性疾病……等也相當重要,但需視情形做適度調整。
健康老人應著重於保持活動的生活型態,治療急、慢性病與預防篩檢計畫。除了老人急性照護之外,也應將衰弱者的照護延伸到出院後的追蹤及復健,並利用老人周全性評估早期偵測問題的產生。
老人周全性評估是照護老年族群的醫療人員必須熟悉的評估模式,針對老人生理、心理、社會及功能等面向做整體性的評估,並給予一個周全性的照護計畫,不僅可以減少醫療浪費、功能衰退、入住機構、住院及死亡的風險,也能增進病患的滿意度。照顧者的負荷是相當沉重的,適度的服務對於照顧者的負荷與身心健康都是有正面幫助的,也有助於病患的照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