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蓮曉上師
糾結於「看法」讓人滯迷於夢
地球上「別人的看法」有數百億種。不止。
那幾種針對你的「看法」算得了什麼?!
理也理不完。
修行是了脫一切糾結。
那是沒有糾結的玩法。
入畫了,但不糾結畫;入山水了,但不糾結山水;入人事了,但不糾結人事;入朝廷了,但不糾結朝廷;入感情了,但不糾結感情。
入夢了,但不糾結夢;入生死了,但不糾結生死……。
佛、人、蟲都難免入戲,但誰能不糾結角色呢?!
糾結與不糾結也只是念頭的問題,不是色身現象的問題。
色不迷時,色即是空;色已迷時,色就是色迷迷。
莫要沉淹在塵世什麼雜七雜八的「看法」中。儘量處理好也是對的。
只是,不要讓它們浪費俺們極為有限的生命時光,而應「以無念為正覺佛寶」(出自【真佛經】)。不糾結於念。
有理也是無理,無理也是有理,有理無理僵持不下時,只有忍。
忍是消業,法忍無忍。
永遠無法阻止分歧,唯調伏自心的執著。
因為不分歧是「對」的,分歧也是「對」的,因為空性中有它倆、又沒它倆,才是它娘的空,它娘的性啊!
丟棄那個執著已久的壞習慣
幻顯的覺知如鏡,可映照萬有;而萬有亦是覺知本身。願覺知的所有當下,都自如,都美妙。
這美妙自然包括以不妙為妙。
不要無時無刻地以思維來存在,令分析、評價、批判、抵抗、迷戀、掙扎支配了整個人生,使得空妙的一切現象異變為患得患失、忽喜忽悲、惱人欺人。
從今以後,丟棄那個執著已久的壞習慣。
從今以後,可以不分析、評價、批判、抵抗、迷戀、掙扎;就算分析、評價、批判、抵抗、迷戀、掙扎,也毫不糾纏。
如此,每日晴朗地向前!
如此,灑脫地去經驗無盡豐盛的所謂舊有、創新與未知吧!
變是從來不變的
《易經》就是變易的道理,自然界的常態是變化的。
自然界如果不會變化,那就是變態了;那垃圾也將無法分解,糞也無法有機地、有機會地育化出鮮花,無法有出頭之日,成為綠油油的淨物。
變化是回環的自然狀態。
故要無懼變,順應變,勇於變,尤其要定於變。
變也沒什麼,沒什麼可得可失。
也許,變得好,變得真奇妙!
使我們每日嚐到的事物都是「新鮮」的,拉出來的都有機會吃回去,合乎一切都是清淨的本質。
離去的人,離去得好,有去必有來。
離去的金錢,可以讓我們再找到新的財源……。
有時,不是急流勇退,而是平流勇退,因為到了急流時,已是退不了了。這就是,倒不如早點勇於變。
變讓花常新,不變是空定的土壤。
隨性塗畫一切不可思議
世界本身就如大幻象,
我們的塗畫也不過是大幻象的其一、其三……。
曉不曉得它們,我們都是它們;
曉不曉得我們,我們都是一個夢。
快樂就好,感恩就好,修行就好,
夢破夢建都是不打緊。
隨緣歡喜一切。
閑韻或狂放,考誰能皆淨然?!
依無而妙有,才得「永在」;
依無常而常,才得「常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