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的再回歸(一)
■蓮曉上師
■當你能突破你的極限時,那就是你的進步。
相處的問題
人與人相遇,老常內心各自設起保護,害怕打開自己真實的一面。
這是狹窄緊固的私我,離大氣舒展的公我遠,離清淨超越的無我更遠。
親密相處的人也會互相害怕。奇怪,但也是事實。
這裡是人間,就是「遊戲」流行這一套:半美善半醜惡,半真誠半虛假,老實被欺、狡黠得逞等。
上帝說,誰不害怕老婆的就坐著,其他的站起來,結果只有一個男人沒站起來。
上帝很高興地問,你不害怕老婆嗎?那人答:老婆還沒叫我站起來。(蓮生師佛曾引喻的笑話)
很深的關係中仍然有害怕,可見人間有多糟糕,每個人內心有多少障礙!
可以對很近的人隨便發脾氣,對很親的人可以不講道理為道理,因為新異觀念而「革」父母恩人的命等,且都誤以為對、習以為常。
這就是人間大致的半清半濁、半聰明、半糊塗的素質表現。
人們習慣了一直在預設、算計、安排及防衛,有無數的人生活在虛假的狀態。生命的真實好像早已被入土為「安」(所謂安全)了。
關係自遠古以來,因為被算計過、被妒忌傷害過、真實被偽詐打擊過等經驗使然,早已形成害怕的習慣。
人心早已不古:虛偽浮誇、刻薄乏情,沒有古人的忠厚淳樸。
與別人相處時,或保持距離,或每隔幾尺幾寸,就立一堵牆或挖一條水溝。
每一件事到了準備進入真實前都迫停止。
有時禮貌尚且做得很足,但到處是關卡,弄虛作假,甚至陷阱。
別人的深度進入是不被允許的,尤其不允許穿透到自己的真實核心之中。
情感與交流只是停留在真實的周圍。
世人習慣了不真實或不太真實或半真半假等,在不少事物與心象的真相之前,都是關閉的。
能力不行的用嘴巴吹到很行,看不起人的一直在堆砌笑臉,內心如虎的扮得太像隻貓,豬哥穿得像個紳士,想要愛的不直說卻裝著很生氣,想擁抱的卻僅以握手作結……
什麼事情弄錯了,總習慣先責怪對方。
如果什麼事情沒有按照自己認為應該的方式發生,那別人就必須負責。
自己應付的責任儘量縮小,總是當別人是垃圾堆填區似地將過失推壓過去。
社交上假扮的很多,掩飾之下的眼睛、姿勢會透出隱秘。
……
由保護、防衛、圖謀而形成封閉。
世俗經驗累積的執著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反誤了卿卿真性」。
人的成長一直在摧毀童真,這是沉迷於分別相所導致的。
因為私欲私執,時常會創造敵意,錯過生命本然的坦誠與互融。
人們在不坦然的關係中:
互為依靠而又抗爭,幫忙而又刻薄;
給好處的同時,又想多佔便宜;
企圖借自己的優勢、好處,而從中駕馭、控制與佔有別人。
這不是真愛。
對機之下應當更無畏
人與人的會合,被關聯到一起的時侯,在認知理解層面不對應或對應之下,可視自己的般若智慧與能力,而盡可能地拋開畏懼、敞開胸懷,回歸坦蕩的天性。
不要擔心結果,本相中並沒有什麼東西會損失。虧的也不為虧;虧的才有福,有時只不過遲些才見到罷。
人身都會被無常帶走,
每一個片刻都會有俗見上的所謂失去,
每一個片刻都會有某一種死亡,
每一樣東西遲早都會被化為虛無。
為何不在它被帶走之前,
以它來施予、分享,
盡顯空性有情的慈愛?
彼此敞開是很大的冒險
彼此敞開是很困難的、冒險的。
它會跟潛藏極久且頑強的自我相抵觸,會「深深傷害」到你積累深久的觀念妄習、立場界定、己見自尊、面子地位、關係狀態等假我的構成。
你將不能再執著於支配或佔有什麼,這是凡人都會感到的可怕和危險。
人們早已習慣將一切關係私有化、私屬化以及剔除化:
某人是你的乾爹、義兄,某人是你的一丈之夫、你的女朋友,某人是你最閨蜜的、捨不得的、最恨的、不可原諒的,別人早已變成一個被你鎖定、綁定或排斥、割除的一件東西,甚至如同一件討價還價的商品,而不知不覺。
關係物件互相限定在某些身份及責任中,自遠古以來,就一直被視為理所當然。
那樣之下,我們先天一體天純的本然關係,全部均被逐一私有瓜分、撕裂、割除殆盡:
現象界上,佛佛那個關係的無所關係相對地結束了,成了佛與眾生的有所救度與有所被救度的後天關係。
所以,在無我之前,是有太多壞習性要被淨化。
蓮生師佛開示道:當你能突破你的極限時,那就是你的進步。
—待 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