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舞自在─【品味人間】
約在四年前我因為自身興趣而去報考大學哲學研究所。回到校園重拾書本開始上課之後,這時才發現上班工作繁忙,還有家庭妻兒要照顧,如今再加上課業,時間非常緊迫,果然有一點「蠟蠋兩頭燒」之感。
但好不容易考上了,再加上自己對哲學課程非常有興趣,上課從來不打瞌睡,於是就跟工作單位的主管商量,讓我可以一個星期挪出半天的時間到學校上課。
就這樣上了二年四學期的課程,終於把學校規定的學分修完,只剩論文寫作通過就可以畢業了。當時我天真的自認為,自己平常寫作功力不錯,應該可以不用去學校,在家就可以把論文完成,但經過了一年竟然一點進度都沒有。後來自己檢討,發覺在家寫論文容易精神鬆懈,而論文寫作需要思考更加縝密,畢竟不像一般散文,論文中的每一字一句都要論述有據,要表達的旨意,推演的邏輯步驟要非常清楚,有時一整天的時間,看了大量的資料,但卻寫不到五百字。
停頓了將近一年,發覺在家寫不了論文之後,於是,我又回到了學校,上午到學校圖書館寫論文,下午找論文指導教授討論,就這樣開始有了進度,有了具體方向與方法,終於在今年我的論文考試高分通過,拿到了「文學碩士」學位。指導教授還說這篇論文很有價值,「如果再修改一下」,可以投稿到外面的專業期刊。聽到老師這麼說,還滿高興地,辛勤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與肯定。
不過若要談到這四年的哲學課程,收穫最大的卻不是「論文寫作」,雖然「它」花了我最多時間,但我覺得最有意義價值的卻是「詮釋學」。
因為一個星期只能固定每星期二到校半天,能選的課不多,那學期星期二的課是「詮釋學」,所以我就不知不覺地選了,上了這門課才知道學問可大了。
所謂「詮釋」一般人都會很直覺想到「解讀」,好像我寫這篇文章,你看這篇文章,你在「解讀」這篇文章,也就是在「詮釋」這篇文章,這就是最容易理解的「詮釋」活動。另外,不只是寫文章,「說話」的內容,也需要「詮釋」,某某人講一段話,你的詮釋是什麼。 還有不同語言之間的「翻譯」也是詮釋的一種。
到這裡,可能會有人跟我剛開始選這門課的想法一樣:「原來『詮釋學』是在教我們如何正確解讀別人的文章或語言的一種方法。」
其實如果談到「方法」,那麼在哲學領域中,這是屬於「形而下」的學問,學哲學的人都自視甚高,大家都在探討「形而上」的問題。也就是哲學不會去探討「方法」本身如何執行的問題,而是去追問這「方法」更基本的─「如何可能?」(HOW)、「為什麼?」(WHY)、「是什麼?」(WHAT)—三大基本提問。
回到「詮釋學」來說,我們往「形而上」的方向去探討,再仔細想就會發現,原來我們周遭到處都在發生「詮釋」活動,不只是閱讀書籍,嬰兒的哭聲、聾人的手語、情人與情人之間的眼神……,數也數不盡的詮釋活動存在我們周遭,甚至我們也常說,地球大自然有它自己的「語言」,需要我們來詮釋解讀。
那什麼時候需要「詮釋」呢?哲學家用「差異」二個字來回答這個問題。也就是只要「差異」存在就需要「詮釋」活動;因為你我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我現在寫的文章,就需要讀者來詮釋。為什麼你說的話,我需要「詮釋」?因為你我之間存在「差異」;為什麼需要「翻譯」?因為語言跟語言之間存在「差異」。我們可以說,只要有「差異」存在就需要「詮釋」。
而哲學詮釋學,真正要探討的就是「差異」存在的原因。另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命題,透過詮釋活動,「差異」是否會消除?這二大命題,最後會碰觸到更形而上屬於宗教神學的命題,前者是「上帝」存在的命題,後者是「真理」是否能夠透過詮釋而正確無誤地為人所理解的命題?講白一點就是,如果差異是一開始就存在的,那人類能否「理解」真理(上帝)?
再寫下去就太嚴肅了,如果你還有興趣了解,表示你也有哲學細胞。總之,一般人可能會覺得哲學很深奧難懂,但在這四年課程下來,我卻覺得如魚得水,很慶幸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雖然過程很辛苦,但還是認為很值得,而且應用在寫作上,更增加深度與廣度。
在此其實是想借此短文,對曾經幫助過、鼓勵過我的師長、朋友們表達深深無盡的感恩之意,因為有您們,我才能在哲學研究所拿到碩士學位,順利畢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