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馬童心
時常在法會上聽到上師們的鼓勵:「大家要發菩提心」。而且還聽到人們常說,大乘道最基本的條件就是「發菩提心」。人們也常說,如果修習大乘的法門,沒有發心,那麼絕對修不成。但,就是不曾聽過有哪個上師深入的講解過,什麼是「菩提心」?又如何「發菩提心」?
有人說所謂的「發菩提心」就是發願要普度眾生,有人說「發菩提心」就是求道心、有人說「發菩提心」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問了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答案。到底如何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結合了眾人的意見,發現大多數人都認為「發菩提心」就是發願要普度眾生。甚至也有人認為說修習大乘就非度眾生不可,不度眾生就修不成。對於這一點我有幾個疑問:
一、若發菩提心便是發願度眾生,那多寶如來一證佛果便馬上入滅,不度眾生,豈不是違願?
二、若發菩提心便是發願度眾生,那佛陀成佛時為何想馬上入滅,不度眾生?不是即使困難也不能違願嗎?為什麼呢?
三、在《地獄變現記》中,為何當冥王問師尊度了多少人時,師尊說只一人,就是自己呢?師尊度人無數,但為何師尊只說度了自己一人呢?
四、【金剛經】云:「實無眾生如來度者」,這又是為什麼呢?
五、而為何六祖會說:「眾生自性自度,非慧能能度。」?
如果說發菩提心就是發願要普度眾生,修習大乘的法門,沒有發心,絕對修不成。那麼要度幾個人才修得成?又憑什麼標準說「我度了一個人,這人是我所度」?勸人皈依就叫「度」?皈依了就叫「被度」?請問眾生又該如何「度」?
我認為一個弘法人員的責任就跟廚師沒兩樣。廚師的責任就只是負責把飯菜煮好,擺在桌上,就這樣,如果有人因吃了那飯菜飽了,那是因為那人肯去吃。弘法人員的責任也就只是把佛法擺在眾生的眼前,如果有人得了法而成就了,那也是因為他們肯去修。相反的,如果人家怎麼也不肯去吃,不肯去修,你那飯菜(佛法)再好看也沒用。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這世界上,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上至淨土四聖界,下至六道三途,無一不是自己的行為感召,所謂「公修公得,婆修婆得。」
南傳【法句經】︰「自為自依怙,他人何可依?自己善調御,他人不可替!」
由此可見「發菩提心」並不只是發願度眾生,發願度眾生只是其中的旁枝而已,不是重點。
要知道什麼是「菩提心」,就要先了解師尊在〈我到了善現天〉一文中,所提到的一則公案:
寶誌禪師問一梵僧:「承聞尊者喚我作屠兒,曾見我殺生嗎?」
梵僧答:「見。」
禪師回答:「有見見,無見見,不有不無見。若有見見是凡夫見,無見見是聲聞見,不有不無見是外道見。不知尊者是如何見?」
梵僧反問:「你有此等見否?」
寶誌禪師垂語說:「終日拈香擇火,不知身是道場。」
又說:「大道只在目前,世人目前難見,欲識大道真體,不離聲色言語。」
師尊說:寶誌禪師真是菩提心大大的發起。這是怎麼說呢?
我們的心就好像一面鏡子,鏡子本來就具備了反射的功能,鏡子只是如實的把它自己所緣的事物反射出來;雖然你確實看到鏡子內有另一個你,但我們都知道那鏡子內的你不可得,那只是一個影像,你一跑開,鏡子內的你就沒有了。鏡子照物時,並不曾想過「見」,不照物時,也不曾想過「不見」;我們的心也只是好像鏡子一般,不管它照不照物,都不曾有過「見」或「不見」。我們的心只是如實的把它自己所緣的事物反射出來,「見聞覺知」也只不過是我們的心本有的功能。
所謂「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眾生之所以有無明,是因為著相,執著於「見」或「不見」。因為有了「見」和「不見」,就有了對比,也就產生了「生死」、「大小」、「多少」、「苦樂」、「有無」……,因為有了對比,就有了取捨與追求。取樂捨苦,取多捨少,求得了就是樂,求不得就是苦,無量無盡的煩惱、無量無盡的妄念就因此而產生。心體如虛空相似,無有相貌亦無方所,有而不可見。但,如果你見到了鏡子裡的你,那麼同時的,你也將見到鏡子。同樣的道理,當你見到了一個事物,那麼同時的,你也就見到了你自己的心。所以經云「見色即是見心」、「見法即是見佛」。我們都知道,如果你想把手伸進鏡子裡,想得到鏡子裡的事物,這是不可能的,那麼同樣的道理,所有一切的色相也只是我們的真性所顯現的影像,虛幻而不可得;鏡子裡的物體,不可得。所有一切的色相,也不可得。
【維摩詰經】云:「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謂「斷一切眾生病」就是斷一切的執著妄念。修行就是為了要放下,而不是為了要得到東西,妄心、妄想、妄念,著相就是妄。反過來不著相,所有一切思想都是我們佛性的妙用,所有一切思想都是成就一切事物的妙用。佛性要起妙用,不是坐著守住不動,死在那裡不動,那是聲聞見,不知道怎麼叫佛。佛就是現在妙用無邊而不著相,能說、能講、能行、能做一切工作,無所住著,活潑潑的,靈妙真心,這是真佛。這也就是寶誌禪師所說的:「欲識大道真體,不離聲色言語。」
【圓覺經】有云:「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譬如現在我們把念頭一斷,什麼也不想,一切的現象都在我們的視線之內,但是我們沒有著哪樣東西、哪個人。雖然有許多人、很多東西,但見無所見,不知道誰是張三,誰是李四,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無念的靈知,能起見聞覺知的功能,即當人的本性。如果我看見張三、李四、茶杯、陽傘等等,那就糟糕了,那是著相了。經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假如你有所見,那就不是真見,所以「見不能及」,「見要離見」,要離開自己的見,才是真見。見相不著相,無所見,就是真見。這就是梵僧說:「你有此等見否?」的意義。
就如寶誌禪師所說:「有見見是凡夫見,無見見是聲聞見,不有不無見是外道見。」這「有見見」、「無見見」、「不有不無見」,就是著相,是妄。那麼反過來不著相,就是梵僧所反問的:「你有此等見否?」
這當中的差別就在著相和不著相,了了分明,不著相,就是佛;著相了,就是魔。所以說:「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一切眾生由於受貪瞋癡等煩惱驅使,以致狂妄心識,紛馳不停,如能歇下狂心,那麼菩提妙心,就當下現前。
師尊說寶誌禪師真是菩提心大大的發起。這是為什麼呢?
在《佛王之王》一書,師尊說:「發菩提心,離一切相。」
【圓覺經】云:「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幻。見相非相,即見如來。」
大珠慧海禪師說:「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
黃檗禪師也說:「你今但發無所得心,決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所謂菩提心,即無所得心,無所住心,無所謂心,因為認知而去實踐,即是發菩提心。要認知有所得心是取相之心,無所得心者是無分別智。因為認知了而去實踐,即是發菩提心。
【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如果忘失了菩提心,以有所得心,取相之心,修諸善法,就是魔業。度眾生也是一樣,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勛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就有偏差。
菩薩雖弘法說教,度無量眾生,但是心中並不執著我是能度,眾生是所度,也不執著於所說的法,否則諸相未空,妄心未降,豈得名為菩薩。所以說:「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若是能夠了知自性即是眾生,因此願意度脫,自性即是佛道,因此願意成就,不見有一法,離於自心而別有,以如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就是圓滿的菩提心。
師尊近來也在教授「無所得」,這也就是說師尊正在教導大家「發菩提心」。我認為這「無所得」用之在內就是自度,施之於外就是度他,這就是「發菩提心」。正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把「無所得」布施與眾生,就是度眾生,而菩薩的功德就是「無所得」,能與眾生分享「無所得」的就是真菩薩!
菩提心是沒有生滅的,菩提心是永恆的,菩提心是永無止境的。
但,小心護持這一顆不來、不去、無量、無盡、不生、不滅、非常、非斷、恆而不審之心,直至菩提,永不退轉,就是「發菩提心」。
願你我共勉之!大家一起來「發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