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君上師
(文接二七六期)
九、釋迦牟尼佛又說:「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簡單地說,我們對於萬事萬物不生起執著心,卻能融洽與之相合。然而,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積習已久,欲望高熾,我見甚深,對於萬事萬物都習慣以「我」為中心,台灣在過去還出現一則廣告:「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卻在世間造成種種的煩惱障,還習以為常。
所以,要明白「我」與「萬事萬物」的真相,才能學習進一步超越。
師尊在《開悟一片片》之〈這世界存在否?〉一文中問大家:「娑婆世界、歷史文明、國家、人類、聖賢、宗教……,存在否?」
師尊說:「我由於這樣子想,就達到一種『無上的悟境』了。無相、無願。……,人間等於『浮世』,煩惱等於『客塵』。」
因此,我們要常常認清萬事萬物,本來「沒有」,不過是依因緣「短暫一時的存在」,要覺察自我何時被六根緊緊縛住,才能漸漸體現「無所住心」。
師尊在該書之〈反覆思索「無所住」〉一文中寫道:「由於證得『無生』的緣故,所以也就斷了欲界的煩惱,因為欲界實未生;斷了色界的煩惱,也即是色界實未生……,諸佛菩薩化生的淨土,實未生。」「一切『住地』煩惱,全部斷盡。這就成了『無所住』。」
我們常常以為自己已經看懂師尊的開示,卻會又生起一個意念:「好難喔!做不到!」
我覺得現代人步調太匆忙,來不及靜心沉澱,總是以表面的理解,就斷然下了結論。其實,我們雖不懂『百字明咒』,卻天天持誦消除業障,甚至觀想放光。而師尊的法句更是「真佛百字明」,應常常憶念,入定禪觀,必蒙傳承放光。
雖然未能道盡「無所住」的境界,但是,一想到我們皈依了證得「無生」、「無所住」的師尊,那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真佛弟子不當再茫茫然,要立刻對根本上師生起無上信心。
其實,師尊就是【金剛經】!師尊就是【大般若經】!師尊就是三藏十二部經。也許,弟子不一定能證得如來所說經,但是,每天都要細細密密地思維根本上師的法句、修法密要,殷切地懺悔與祈禱,就算是常常心中自言自語地對師尊說,都是句句消業、聲聲加持、本無來去、佛我一如……。
筆者且寫一詩,與大家共勉之:
無上般若金剛經,
無生無相無住心,
了無所得如雷響,
甚深唯識精益精。
欲學金經需殷請,
真佛不離弟子情,
百千萬劫業中業,
一朝滌垢清自清。
庸碌盲忙為何因?
得失焦焚煩惱薪,
困坐愁城願無望,
欲走捷徑反泥濘。
唯有師尊能指津,
真佛法句珍珠明,
二百文集塔須彌,
不增不減真金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