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是馬非是非非非
■文/蓮曉上師
據說在地球某村,有一匹千里馬和一頭毛驢在為主人幹活。
馬先生時常馱著主人周遊四方,心中滿是自豪,很看不起只能宅在家中的驢師傅,喜歡羞辱驢師傅。
這天午飯後,馬先生又罵驢師傅了:
「沒出息的傢伙,整天圍著個石磨轉。眼睛還被蒙著,瞎走瞎忙。這樣活著有什麼意思?不如早點去死!」
驢師傅再也忍受不住,傷心得哭著跑走了。
主人發現驢師傅失聯(後來證實,在山林被老虎吃剩了骨架),只好把馬先生套到石磨旁。
馬先生掙扎著嘶吼:「俺志在千里,怎能為您拉磨呢?」
「不好意思,我家要吃麵的呀,總不能囫圇吃麥粒吧!」說著,主人就用布蒙住馬先生的眼睛,並重重踢了一下馬屁股。
馬先生只好無可奈何地圍著石磨盤,轉起圈來。
才拉了半天磨,馬先生就感到頭昏腦脹,渾身酸疼得受不住,就在地上打了個滾,長聲歎氣:
「唉~,沒想到驢師傅幹這活真不容易!以後評論別人時,要換位到他的角度設想一下再說。」
驢受不了氣,能有更好的選擇嗎
逃出了這個不堪,不幸地遇到另一個更加的不堪。
老兄,要知道遇到受氣的事情,是業緣啊。
力爭改善是應該,但對於仍不能改變的情狀能夠忍辱,就是了卻業緣的必須了!
橫向(今世)看,受不了也得受;縱向(前世今生)看,業債若能不還,法則(天理)何在
能與這個由業緣積集而呈現的命運「抗爭」嗎?
如果沒有宿世的福德、前世今世的正見修行,都是妄求,都是悲劇。
又,馬幹馬活,驢幹驢活,分工自然,各才各出力罷。
偏偏馬自以為了不起,把驢氣跑,吃盡苦頭才知道驢的作用是分工合作中不可替代的。每個高級或不高級動物都有天賦異稟,各有優點。
譬如,牛是那麼的不同尋常:能只吃草而產奶。
而我,只吃草會死,更遠遠談不上產奶了,所以在這方面牛比我本事大,真乃望塵莫及,只有仰望的份啊。
我怎能小看牛呢!我怎能取而代之呢!人類怎能沒有牠們幫忙呢
每個生命與非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幻存。
所以佛講的「平等性智」很重要,蓮生法王的媽媽講的「普同尊重」很重要。
所以只能感恩萬有,而不能自以為高誰一籌。
另外,不要輕率的評斷他人、他事,也是很重要。
能所見的事物,往往可能是冰山一角,在水面上露臉的可能只有五分之二、一,看不見的遮掩著的可能深達五分之三、四。
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三其四,隨便下定論,等同胡言亂語。
某次,孔子受困,七天沒吃上米飯。徒弟顏回去討米,討回來後煮飯。
快要熟時,孔子看見顏回用手往鍋裡「抓飯吃」。
一會,飯全熟了,孔子起身說:
「剛剛夢見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乾淨的飯,然後才給他們吃。」
顏回感覺老師有誤會了,就說:
「不是那樣的。剛剛碳灰飄進了鍋裡(弄髒了米飯),丟掉又不好,就抓來吃了。」
孔子不禁嘆道:
「按理說,應該相信眼睛看見的,但也不一定可信;應該相信自己的心,竟也不可以相信。所以你們要記住,瞭解人本來就是不容易啊。」
這就是,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人們都讚月亮皎潔嫵媚、圓潤澄麗,這是遠看仰望的結果,不是真相;真相是如同蘋果被蟲子咬蝕了無數個口子,球表坑坑窪窪、粗糙蒼涼。
遠看是麗人一朵,近觀是麻子臉流浪漢一個。
誰騙誰?沒有誰騙誰?某一方的一廂情願?
情與物如幻如真?什麼是真?
相對的幻!相對的真!
凡人的觀點與看法也都是變化的,不具確定性的。
我們時常看到的不是全部,何況只是聽來的、路邊社消息的!
最重要的是,假設看到的是千真萬確,但你沒看到別人的用心、善意或惡意,也是不能準確評斷的。
有一出電影,裡面的每一個人,因為只看到自己願意看到的,於是說出來的,自然不是全部的事實。
而且,幾個「見證」人都各自給出自己的一套見解。
那樣,真相就很可能被永遠懸置了。
人生的各種問題,除了用人眼、人思等之外,其實應當更要學佛:
以妙觀察智、平等性智等五智來運用於入世與出世平衡的生活,這樣才為無上善妙啊!
面對評之不平,不用落荒而逃被老虎吃。
逃無可逃,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水的土地必然長草。
人與是非並現。
一是一非為之人,一陰一陽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