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就是不受打擾
■文/蓮曉上師
|文接四五九期
拒絕迎面而來的風暴,就不是隨遇而安的態度。
那是等同拒絕迎面而來的風景!
你想看什麼風景?
風平浪靜,是由風不平浪不靜的反襯,才能感受到的。
風不平浪不靜,是因為有風平浪靜的座標,才能感受到的。
凡人不掀起浪頭,不造業,似很「苦悶」,因為欲望強力地引誘著,於是,每次就只能「終於按耐不住」。
造了業,業在追你還債,你不想還,就會抱怨、憤恨、或算計別人去替代自己受,找替死鬼,或用盡最後一招去扺抗,或再強撈一把來補償,這又是再造業了…
業業相加,到時再臨危抱佛腳,就實在已太遲。
自然自在,佛性不受打擾,就是當下圓滿。
能在不美好處也安心,就是美好。
想消除不美好,這個想法本身,就是不美好。反而會強化了不美好的感覺。
因為,已經造成困擾。
不美好是個暫時的、相對的設定!
隨著被認定為美好的事物不存活了,它才會自動活不成。根本不用你去消滅。
去除了不美好,美好也是無法獨立存在。
於是,放下對美好的執持,哪有什麼不美好呢?!
消滅了硬幣的正面,它的反面就自動消失。
因緣生、因緣滅,那是有彼此,才彼見到此,此見到彼。
煞費苦心去除不可能去除的東西,徒勞無益。
如果心不空,也是沒有可能。
正與反、得與失互相打個照面,不是對立(不作褒貶評斷)的,而是:
相對上的對應,絕對上的無異。所以不要貪喜或討厭、憤怒…
沒有人緊張於失敗,世界上就沒有失敗。成敗是思維的分別,暫時的設定。
有人以敗為榮(雖敗猶榮)或以勝為無勝(警惕勝驕、勝傲),就是因人因事而異的思維設定。
谷底不代表失敗,那是正在谷底的遊覽。
具正見,肯努力,一定會有重上山峰的。
山峰也會有山峰的缺陷。
無限風光在險峰,無限風光的缺點就是險峻、險惡。
快感的高潮是好事也是壞事。幾乎所有人就是一瀉千里,然後便什麼都沒有了,落於空虛。
快感如此輕易,就被消滅。
最想要的東西在成功的時候,就會被「消滅」:
興奮一下,沮喪一下,或長或短,之後都是近似無感。
這樣回歸到原點,「這個」最永恆的,還是「平常」。
富慣了,已沒有興奮;窮慣了,已忘記沮喪。
如果下一秒就沒了記憶,那就更容易明白平等與無物。
世上很多很成功的人已經不在。
其他剛成功的人最後也會不在。
缺錢代表暫時品嚐少些。只要有修行有努力,缺錢的問題也會被消失。
你一直在走路,遲早就會站在前方的遠方。
永遠最難美好的,其實在於難安心。
美好是海闊天空,不是在狹窄的選擇。
挑剔不美好,刻意剔除不美好,即是心不安。
不去焦慮、懊惱、自卑、自傲、妒忌、生氣、貪心不足、愚癡、自以為是…就是美好了。
在不美好處也安心,就是美好。
所有的問題,是以對治了內在為根本,才能根本地解決。
不二的實證,就是這樣一種自主把握的輕安,無與倫比,永現永活,不受生滅。
已完全回歸,「新」習慣成自然(真正本真不壞的自然)。
達此妙境,而觀演遊戲,無不自在。
對執於選擇的,那就要教化不選擇!
當你做到「無所謂」(蓮生師佛的獨門秘訣),那就度化「有所謂」的。
但想全部化盡,那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因為「有所謂」其實也是不存在的,哈哈,你怎麼可能消滅實質上並不存在的東西呢?!
「有所謂」是別人想出來的,你怎麼可能消滅別人想出來的東西?!
所以不用多想,盡力度化之時,仍保持性空就好。
不選擇、選擇都是彼此一體的。
到了化境,其實是不用提什麼選擇或不選擇的。選擇不選擇本來已在一塊,混然而無。
本體與智用,就在這當中,妙化任運罷。
只吃不吐,那是貔貅。
生死毀建,來去去來與不來不去,是很自然而不可回避的事。
不動自在,才是如來:
如去如來,不去不來。
凡有所住,皆妄。
|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