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安如無(六)
文/蓮曉上師
緊張地抵抗的那個「非」(討厭、不滿、憤怒、不安、委屈的事),那個「非」將反而會:
更持續地與你角力。
因為你已經在想念它。
想念,就是宇宙的秘密力。
想…,就會「在」。
越用力想…,就會越「在」。
越緊張,等於想念越深重。
如果你只是靜觀,那個「非」反而並不是那麼堅實。
本質完全不實。
一點也不必用力去抵擋,只作努力處理,而心輕安如無,這才能解除被困。
因為無論「非」或「是」,都是由「四大皆空」 (地、水、火、風,或道、天、地、人)而來。
【四十二章經】二十云: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
你不念它,它本質的空就出來。
這個「非」 或「是」就露出了它的真相。
它們是空的。
靜心之下,多麼頑強的東西都是無物,都會消失。
心若是禪定,定能終止了那些貌似強大的幻覺形式:
喜歡與討厭等等所形成的干擾。
心智不要去依習性去抵抗,而是安止。
抵抗就是緊張,嚴重時就是折磨。
折磨,就是某種程度的地獄。
當幻真被凡夫的心智「確定」為真時:
幻真中對比的雙方,會領你往兩個極端上去執實、墮落。無可救藥。
太喜歡與太悲傷,都會折磨人,都會「致命」:
兩邊倒騰,萬劫不復。
典型的輪迴狀態。
必須看透:
是是非非、好好壞壞的東西並不實真(完全無法穩定、無法固化久存可得、終還歸空無之性)。
錢財被虧,名銜被辱,愛情被偷,性被染髒……
必須以定破幻,以淨化髒。
來自經驗與習性,凡人不知不覺中,一直在將所認定的「對錯」等價值觀植入心智:
以自己喜好、偏重的「對」,來維持自我。
以批判自認為「錯」,不放過別人的「錯」,而去自鳴得意於自以為是的「對」。
透過種種妄設評價,似乎才有自我的「存在感」。
懼怕其中的空。
以各種「應該」或「美德」的名義,去對不喜歡的事物:
發洩憤怒,以求剔除,或彰顯自己的不凡和特別。
其實,正反都是一體平常而已。
只可遊而戲之,觀而安之。
而透過死執認定,然後抓住什麼來追求、追殺:
都是執幻為實、入迷自陷。
抓住仇敵方的胸口,想揍死他;抓住丈夫不完美的部分,想切除它;抓住感覺不舒服的東西,想排斥它。
也許一時成功,但總不如:
盡力處理之後,便放下、放空…
做到了不迷、不住。
解決不了的,可以不用解決。由自然規律去解決。(蓮生師佛的開示)
才是永恆的解決。
抓住魔君、抓住什麼,然後企圖解除什麼。
已是自縛之中了。
再「用力」(對抗或迷戀),便是徒勞的掙扎、掙解。
這樣外求的戰勝或者得到,都只是一時。
甚至連一時,也會辦不到。
安了心(空我),平了氣:
以永恆(空性)去看一時(萬有無窮的是非、得失現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