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俱的「满足」
文/蓮曉上師
不是孤獨,只是單獨
孤獨在世人表達的意念中,是指與他人或社會隔離、疏遠、孤單無援、感覺負面的狀態。其實,我們可以不必這樣覺受。
孤獨,其實只是單獨。
在單獨中,不只能夠自在,也是能夠喜樂,不再依賴外界的人和事物帶給自己某種滿足。
外面的世界在眼中、念頭裡,可以顯觀,也可以消失。
它是自由的自然,而我們也是具有能夠自主的自由。
單獨而沒有什麼要排斥,沒有渴求時,內在就有了純粹的空間。
無物中,可以有物(自控)。空曠,休閒,連空曠、休閒也不念。
如果我們的靈識,歸位為真正自主自由的人,可以慶祝一下:
已不用再呼喚誰人何物或寵物來安撫。
單獨,也猶如是安靜的歡舞了!
本俱的「滿足」,是與生俱來的、最真實永恆的。
開始時要努力練習,一心不亂地集中精神去觀想持咒及修法禪定。
要有「作為」地實修。
待成功以後,「滿足」就像呼吸一樣自然,自發性的,已經不再需要「用力」。
這時,所謂努力反而容易變成緊張。
外面有事,心內無事。兩者並無矛盾。
習慣了的、一心不亂的放鬆,已不需求有什麼改變、不需求有什麼改善。
外界,是有好多人、事、物不是人為可以隨意改
變的,改變不了的,無須改變的。
正如你的空性也不會改變。
自然界的變化,是天、地、人依規律運行在變化,無一刻停滯,無一個動作與場景可以完全重複。
自動性的演化,不是誰可以控制的。
花葉被打落、湖水被擾亂…都是常態。夢和欲望當然也會被它們打亂。
那是在「外面」的情景。
只有你「內面」的定中,可以不再愚蠢,不再受到驚擾,不再浪費那本俱的如如不動的唯一真實。不動,就是到家的境地。
樹枝葉子任由它們搖動。根部紮穩,重證永恆。
要有無比的耐心走向真理
事來,不要執於判斷和評價。
觀點如果是「不對不錯」,「都是相對的好」,這是對治法,是很近於本質真相。
真智慧與正見很重要。起心批評錯了,即是犯意業、口業。
譬如,不高興別人沒有應承你什麼,沒有依你的想法去做,什麼事令你不滿意,你生怨起罵,不尊重、起煩惱,或口或心,就造下了不善業。
莫因惡小而為之,時時要有貓看見老鼠的警覺。
不覺意地嘴罵、抱怨,心裡罵或懊惱也是。瞬間即已種下了微細惡因、小惡因、中惡因、大惡因。
不要執著於「我認為」、「我覺得」、「我只能」等判斷。這也是一種保險的做法。除非你有真智慧的正見把握。
難度高的問題,須有上乘的智慧與慈悲。
不能把握準確、不太把握準確的,那件事就多屬於不是你可解、可勸、可度的。能呈現你的好心、善慈與放下就好。
這時,可以留給有能力的人去度、去解,或留待機緣的更成熟時…
要有無比的耐心走向真理。習慣了有諸多要求,要漸進地修成沒有要求。
本來自有口水甘露,因為內心欲望的渴望,才變成沒有口水甘露似的「口渴」罷。
凡人總是本來無苦,而自尋苦吃:
剛才種下,就渴望結果,那就是剛種下美好與善良的因,又同步種下了因為期待美好與善良所產生的難受。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