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鳴上師—於〈中觀堂〉「黃財神法會」開示
(文接二七五期)
我們要明白,每一個人都還在學習。當我們見到一個修行人有缺點的時候,我們在批評他之前,先要問問自己是不是沒有缺點了?
以我個人來說,其實我的缺點也很多,我的習性也很重,我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我還是需要修行、需要學習。這就是還在修行之中。所以,我們要慈悲對方,這是很重要的。
什麼叫做慈?就是給予對方快樂!什麼叫做悲?就是把對方的痛苦拿走。先幫自己得到快樂,把自己的痛苦拿走;之後,幫我們的親人,給他們快樂,把他們的痛苦拿走;最後,延伸到不管我們喜不喜歡、認不認識的人,都是這樣做;慢慢的,你的慈悲心就會愈來愈大。到最後,不只是對人、對鬼神,對動物也要這樣做。
有人會說:「我辛辛苦苦修來的功德,一下子就給了別人,那我自己怎麼辦?」其實,功德就像你有一盞油燈,當同門、周遭眾生的油燈還沒有點起來的時候,你用你的油燈點亮他們的油燈,那你本身油燈的光明會少嗎?當你處在周遭人的燈火都亮起來的環境裡,你會更有光明。
功德就是這樣,當你把功德迴向給法界一切的眾生,共成佛道、共證菩提,你的功德才會愈來愈大!如果你認為功德是我自己的,以這種很小的心量去思維,你的成就就是這麼小!
很多人的「人我之見」太強,總是認為:「這是我的,這是你的,我的不能給你……。」你的心量太小,功德就很小。
所以,當修法之後,我們做弟子的一定要把我們的修法功德迴向給我們的根本上師身體健康、長住世間、永轉法輪、不入涅槃,這是一定要做的事!之後,我們要迴向六道法界的一切眾生,都可以共證佛果,這是要發起自己的菩提心。
菩提心可以在每天修法的時候再提起來,菩提心不要只是一發、兩發,而是要經常地發出來。發願也是一樣,並不是我今天發願了,明天就不用發願了,久而久之,慢慢就把自己的願給忘了。
發願是要這樣子:「我願生生世世跟隨著觀世音菩薩的腳步,去度眾生;我願生生世世跟隨著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喜捨,用慈悲、智慧,去度化六道一切的眾生,共成佛果。」
你的願力要時時刻刻留在心中,如果你經常發願,當你往生的時候,因為你有你的願力所在,觀世音菩薩就會把你送去一個可以度眾生的家庭裡去長大;長大之後,觀世音菩薩還會一直的看住你,讓你不會走入惡道,讓你可以好好的成長、學佛,讓你做一個很好的人。所以,當我們發願度眾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度我們自己。
心、佛、眾生,其實是沒有分別的;你、我、他也是沒有分別的。當你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其實你也是在幫助自己。因為我們有這樣的願力,所以佛菩薩才會時時刻刻的觀照我們、照顧我們、在我們的左右。這個是很重要的!
有人會留很多錢給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有福分,但很多時候,孩子們拿了錢,做的可能是惡事,可能是受輪迴的黑業。所以,有智慧的人,會為孩子做佛事,布施給廟、布施給需要的家庭、布施給紅十字會、布施給一切眾生、幫助眾生,然後把這所有的福分迴向給孩子。
這種迴向反而會得到佛菩薩永久看住孩子,不會讓他走向不好的路途。所以,迴向很重要,發願很重要,發菩提心更重要!
佛法裡面有四弘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四弘願,就叫做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佛性。沒有四無量心、沒有四弘願,沒有菩提心,你就沒有佛性。
修行究竟要怎麼樣才會有成就?首先我們要明白菩提心,明白之後要發廣大的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這兩句就是我們入世所發的願;「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兩句就是菩提心裡面所謂的成佛之心。
菩提心包括很廣,當我們發菩提心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明白發心的目標在於哪裡?我們發心的目標在於成佛、度眾,但是在成佛、度眾的同時,要明白—實在沒有一個眾生可以度。這就是「慈、悲、喜、捨」裡面最後的「捨」。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度了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人,我們度人皈依了,就是功德無量的話,這就是「著相」了。「捨」就是捨棄一切的我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個是很重要的。
【金剛經】裡面講的,菩薩不是沒有福報、沒有福德,而是菩薩不做福德想;因為,如果菩薩說自己做了多少功德,那就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跟壽者相,也就是執著福報。佛菩薩、阿羅漢不會說:「我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位了。」「我已經證得初地、二地、三地菩薩的果位了。」因為當這樣說的時候,就已經著相了!佛菩薩不做福德想、不做功德想,其實就是沒有人、我、法的執著。
當我們行慈、悲、喜、捨的時候,我們不可以增長對方的貪、瞋、痴跟欲望,必須要運用「悲、智、力」—慈悲、智慧、力量去做。比如父母教導孩子,是因為父母愛子女,所以才對孩子打罵,這樣對孩子好不好呢?重點是父母的出發點,並不是表相的打罵,如果一味地放縱孩子,這樣子的慈悲,反而是增長孩子的欲望,這樣是不好的。
又好比一個有錢的人見到乞丐或是很需要幫助的人,他生出了慈悲心去幫助他,他有那個能力可以去幫助他,這個就是力量;但是,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才可以真正幫助到他,這個就是智慧了。
你天天給他飯吃,但是,你為什麼不教他怎麼去工作?或是給他一份工作?所以,慈悲需要智慧,如果因為你的慈悲,反而增長了對方的愚痴跟貪欲,其實是不對的。所以,我們度眾也是一樣,不能只有慈悲,卻沒有智慧,「慈、悲、喜、捨」裡面一定要有智慧。
希望我們在日常當中可以時時刻刻地把四無量心、四弘願、菩提心都放在我們的心中,不要把它丟掉,這樣我們的修行就會很有成就。
祝福大家!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