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7
地點:西雅圖雷藏寺
同修:觀世音菩薩本尊法
■根本傳承上師蓮生活佛盧勝彥—法語開示
■燃燈雜誌 整理
首先敬禮傳承祖師了鳴和尚、薩迦證空上師、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吐登達爾吉上師,敬禮壇城三寶,敬禮今日的同修本尊—十方觀世音及白衣大士。
師母、各位上師、教授師、法師、講師、助教、堂主、各位同門,還有網路上的同門,大家吉祥。我們今晚的貴賓是:〈中華民國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廖東周大使夫人Judy師姐、〈真佛宗宗務委員會〉會計師Teresa師姐、〈台灣雷藏寺〉公關主任王資主師兄、台灣〈中天電視台〉「給你點上心燈」節目製作人徐雅琪師姐、莊駿耀醫師、《真佛宗》法律顧問盧文祥博士及公子,盧文祥博士以前是〈智慧財產局〉的副局長,也曾經在新加坡做過財務顧問,是駐外大使的財務顧問。還有來自各地的上師、法師和同門,大家晚安!
我們今天是同修「觀世音菩薩本尊法」,觀世音菩薩的應化身非常多,所以我們常常講「十方觀世音」;因為每一個地方都有觀世音菩薩,所以我剛剛唸的是「十方觀世音」其中的一尊—白衣觀世音菩薩。因為我最近看到白衣觀世音菩薩,差不多是在兩個禮拜前,我看到白衣觀世音菩薩出現好幾次,祂是騎著龍的白衣觀世音菩薩。
上一回我講過,有一次我看到觀世音菩薩,剛好是在早上清晨的時候,我醒過來之後,眼睛再閉一下,就看到觀世音菩薩放出很柔和的光。只要出現的是佛菩薩,那一種光是非常柔和的。怎麼講這個光是如何柔和,我實在是沒辦法形容,像是一條線,然後把這條線又揉得細細綿綿的,是很細很細的那種光芒。在光裡面站了一尊等身的觀世音菩薩。什麼叫做「等身」?我們常常講:「這是釋迦牟尼佛七歲等身的佛像。」意思就是小孩長到七歲時的身高;如果講「釋迦牟尼佛三十歲的等身像」,差不多就是像大人一樣。而我所看見的觀世音菩薩等身像,就是大人的觀世音菩薩。
我看到祂的裝扮,全身簡直是珠光寶氣,是一個珠光寶氣的觀世音菩薩;祂所穿的天衣,非常亮麗,又有光澤,是非常亮麗的天衣。祂出現的時候,臉帶著微笑。我們形容觀世音菩薩,祂的眉毛像彎著月亮的青山,祂的眼睛像湛藍的大海,祂的鼻子非常高挺而端正,祂的嘴巴像五月的櫻桃,祂的面孔非常圓滿,像十五的月亮,全身光澤,非常的溫柔,非常的嫵媚,沒有辦法形容,走路緩緩而走,突然之間,祂轉頭對我笑了一下,我的心神都飛散了,這天底下沒有那麼漂亮的小姐。現在台灣的電視台,有很多辣妹出場,都是穿得很短;我看了半天,都沒有一個比觀世音菩薩還漂亮的,還是觀世音菩薩最美、最漂亮。
本來,我有一件trouble(麻煩)的事情,看見祂以後,我想:「這個trouble一定會解決。」既然觀世音菩薩已經讓我看見了,祂是息災的本尊!我想,這個災難一定會過去的。果然,到了那天中午,有一個消息傳來,說我這災難解除了。所以,祂讓我看到是有意義的;不是我自己想看,是我無意中看到的,這就更有意義了!可以在無意中看到觀世音菩薩,表示祂幫你息了一個災難,所以,祂出現讓你看見。
觀世音菩薩是很靈感的,大家都知道「高王觀世音菩薩」,祂的裝扮就很莊嚴,祂的身上穿著多彩的天衣,頭上是七佛的冠,相貌非常圓滿。你們如果看到真實的高王觀世音,哇!祂真的是非常莊嚴。
白衣觀世音菩薩拿著淨瓶,拿著楊柳枝,遍灑甘露;穿著白色的天衣,就是白衣大士。祂是阿彌陀佛本尊的侍者。我們在台灣看到可以摺疊起來的佛卡,打開之後,中間是阿彌陀佛,祂的左手邊是觀世音菩薩,右手邊是大勢至菩薩。唸阿彌陀佛的心咒是:「嗡。阿彌爹娃。些。」觀世音菩薩的心咒是:「嗡嘛呢唄咪吽。」大勢至菩薩的心咒是:「嗡。虛虛。索。梭哈。」
大家所看到的觀世音菩薩是非常多變化的,我覺得祂本身是息災的,尤其是白衣大士,息災第一。你平時唸「南摩觀世音菩薩」,觀想觀世音出現,你身上有什麼疾病,你就向祂祈求,祂如果現身在你的夢中,或者是祂現身出來讓你看見,或者在禪定中看到,表示你的災難就要解除掉了。只要你唸得很虔誠,當你看到祂的時候,你的災難就要解除了。
我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我的母親也是信仰觀世音菩薩的,她常常唸《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那時候家裡窮,我還很小,我生病的時候,我母親睡在中間,我父親在一邊,小孩子在另一邊,她就看到她平時敬仰的觀世音菩薩居然走進房間裡面,然後還轉頭跟旁邊的一位小菩薩講:「你看看,這三個人睡得好熟。」我母親聽得很清楚。「那個小孩子生病了,我要給他一包藥。」那時候的我發燒,燒個不停。
我媽媽看到觀世音菩薩把祂的天衣掀起來,裡面有一個口袋,祂就在衣服裡面掏啊掏的,掏出一包像以前台灣醫生摺的藥包,以前的藥包是一張四四方方的白紙,裡面放一些藥粉,然後再摺成三角形的小藥包。觀世音菩薩就是抓出這樣的小藥包出來,再把藥包打開,對著我的嘴巴,倒一點藥粉進去。我母親都看得很清楚,後來,觀世音菩薩跟小菩薩就走了。我本來是發高燒的,第二天就退燒了,看氣色,病也好了。所以,我小時候被觀世音菩薩救過一次,後來我就常常看到觀世音菩薩。
我第一次看到觀世音菩薩,是在台中的綜合大樓,綜合大樓裡面有幾家書局,一個叫做綜合書局,以前出版過我的書—《淡煙集》,另外還有一家益世書局,是退伍軍人所開的書局。在益世書局裡面,擺著一尊黃色的觀世音菩薩,我看到觀世音菩薩很歡喜,我就問老闆:「這一尊觀世音菩薩多少錢?」老闆跟我講:「這尊觀音的右手拿著楊柳枝,左手原本拿著淨瓶,但是淨瓶斷掉了。」我說:「沒有關係。因為我喜歡,我想把祂請回去。」我問老闆:「要多少錢?」老闆說:「十五塊。」那時候,一尊觀世音菩薩才台幣十五塊。
我就把那一尊觀世音菩薩請回去,然後把小念珠掛在祂拿淨瓶的手上。回去之後,因為我住在個人的軍官小宿舍裡面,沒地方擺,於是,我就把窗子打開,把觀世音菩薩擺在紗窗上的軌道上面,擺好以後,我對祂合一個掌。當然,這是不合風水的。當天晚上,我就看見那一尊黃色的觀世音菩薩。這一尊觀音全身是黃色的,是非常光滑的瓷器。
有一次,我從台中南門橋的測量連剛出來的時候,有一部摩托車衝過來,騎摩托車的人沒看到我,也沒有亮燈,摩托車就直接撞到我,我整個人就被撞飛出去,騎摩托車的人也飛了出去。我爬起來之後,發覺我的腳有一點拐到,只有腳被撞到一點。我就回到自己的宿舍抹碘酒,就抹一抹消炎的藥。那個撞我的人被抬到旁邊的一家醫院,叫做〈菩提醫院〉,在南門橋過去一點的地方。我就把這件事情忘掉了!
自從被撞以後,那一尊觀世音菩薩的全身都有裂紋。我的腳差不多拐了三、四天,但是,那一尊觀世音菩薩全身都是裂紋,全身都裂開,變成有紋路,有很多裂痕在祂的身上。觀世音菩薩跟我講:「是我替代了你,因為你供養我,所以我替代你。」那一尊觀世音菩薩現在在〈台灣雷藏寺〉。那時候,我把家裡的壇城,全部搬到〈台灣雷藏寺〉,目前也還在〈台灣雷藏寺〉。所以,我對觀世音菩薩非常尊敬,祂幫了我很多的忙。
我的本尊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侍者就是觀世音菩薩。在我現在西雅圖住家的壇城,一入門就有一尊等身像的觀世音菩薩,像人一樣高,是溫哥華〈普提雷藏寺〉送我的。再往右邊一點,就是高王觀世音菩薩。我的家裡有兩個壇城,一個是高王觀世音菩薩的壇城,一個就是觀世音菩薩,是等身的觀世音菩薩,像人一般高。我很尊敬觀世音菩薩,每天早上,我一定要修祂的法、唸祂的咒。今天,觀世音菩薩就講到這裡,觀世音菩薩是很偉大的。
我們再講「徹卻」,「徹卻」就等於立斷。為什麼要立斷?因為立斷的時候,你就可以知道佛性。所以,「大圓滿法」裡最重要的就是「徹卻」和「脫噶」兩個法。「徹卻」就是開悟,也就是明白佛性。先舉個例子吧!因為射箭的人很多。
「感恩師尊的加持教誨,師尊問『如何立斷煩惱』?徒弟回答—入鄉。」他自己問自己:「如何入鄉?就是要『脫淨』。」「脫淨是什麼?」「就是把心靈的髒東西全部拿掉!」「如何脫淨?」他的回答是:「隨俗。」
把髒東西脫掉,把垃圾掃掉,又要隨俗?這連我都看不懂。為什麼是「入鄉」?他說:「脫淨會立斷煩惱。」這是沒有錯,但是「隨俗」呢?就不一定能夠立斷煩惱。譬如我們去天體營,如果是入境隨俗,當然是要脫光衣服,那就是「脫淨」。入境要「隨俗」,那就要脫光,也就是「脫淨」。所以,「如何立斷煩惱?」徒弟應該回答:「入天體營。」「如何入天體營?」「就是脫光。」「如何脫光?」「就是把內心的髒東西也脫光。」不只是外面的衣服脫光,把裡面的衣服也脫光,這就比較有意思一點。
再來一張:「感恩師佛的加持教誨,當值今日,衷心感恩師佛慈悲,點燃弟子的慧命,授戒出家,但是弟子慚愧,業障習氣深重,屢屢令師佛費神,弟子在此向師佛懺悔,祈請勿捨棄。」「問:如何立斷煩惱?回答:先把煩惱請來見一見。」這有點像二祖神光去見達摩祖師,二祖神光跟達摩祖師講:「我的心不安。」達摩講:「把心拿來。」「我找不到我的心。」達摩就回答:「我已經幫你安心了!」所以,「如何立斷煩惱?」「先把煩惱請來見一見。」這個回答很好。他的註解是:「縛解同處,續歸空性。」煩惱也歸於空性,這沒有錯,非常好!
但是,我要問的是:「如何把煩惱歸於空性?為什麼你能夠把煩惱歸於空性?」這是重點。師尊有煩惱,我不一定把煩惱歸於空性,我是用快樂把煩惱打掉;如果我有十方圓滿的樂,我的煩惱就全部統統退光;我是以快樂把煩惱拿掉,用我的快樂把煩惱消除掉,不必用到空性,用到空性就很高明了。你把煩惱歸於空性,當然是非常好,沒錯!但是,你如何把煩惱歸於空性呢?是用什麼樣的方法呢?這是我要問的問題,如果你能夠答得出來,就開悟了!
「煩惱歸於空性」,是No.1的,沒有錯!但是你為何能把煩惱歸於空性?為什麼眾生沒有辦法把煩惱歸於空性呢?煩惱還是在啊!但是,要你把煩惱拿出來,那看不到啊!因為煩惱本身是空的啊!你講煩惱是空的,沒有錯!但是,煩惱還是在啊!「你如何把煩惱歸於空性?」這是新的問題。
「師佛問:『為什麼煩惱是虛幻的?為什麼煩惱是空性的?為什麼能立斷煩惱?』弟子試答看看。」「宇宙之間都是佛性的顯現,只有佛性實有,除此之外,都是非實有,不可得,故煩惱非實有,不可得,是虛幻。因為當下心已轉淨的話,就能立斷煩惱。用簡單的文字就可以證明煩惱是虛幻的。如果把佛性比喻成水,煩惱是冰,當水的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下時,水就變成冰,也就是這個條件,當機緣成熟時,煩惱就產生了!這條件是一時的,是變化的;煩惱冰是變化的,是一時的,所以是虛幻的,但本質還是水—佛性。」他問:「師尊,弟子會成『豆花臉』嗎?謝謝您。」
你用這個比喻是不恰當的!因為佛性絕對不是水,雖然你只是用「如果佛性是水」做比喻,但,不能用這個比喻佛性。我現在跟你講,中觀也有三派,有一個是「常中觀」,也就是「中觀自續派」,在西藏叫做「覺囊派」,它講的是外面是空,內是有。你剛剛講:「宇宙之間都是佛性的顯現,只有佛性是實有。」這是屬於「覺囊派」,外空,內有佛性,這個教派叫做如來藏性。如來藏中有如來,這個叫做「常中觀派」。另一種叫做「斷中觀派」。什麼叫做「斷中觀派」?也就是所謂「外面是空的,裡面也是空的,佛性只是一個名詞」,這叫做「斷中觀派」,是把一切都斷掉的中觀派。
另外,薩迦派在藏地有一個學者,叫做高然巴,他批評「中觀應成派」,「中觀應成派」是宗喀巴的,高然巴講的是屬於「離中觀派」,是離什麼?離開空,也離開有。你所講的「佛性的顯現,只有佛性實有,除此之外,都是非實有」,表示你還是有一個「有」,就是「佛性是實有」,這一點還是存在的,這是屬於「覺囊派」的說法,也就是「中觀自續派」的說法。如果你是「覺囊派」,你寫的這一張就很了不起。但是,師尊所知道的,如果你再參下去,就差不多了。
最後一張:「感恩師佛的慈悲教導,師尊的開示太精彩寶貴,弟子終於明白了什麼是『無自性』,因為『無自性』,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不異空,故法不異空,眾生不異空。法是法界內一切事物的總稱,所以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最後說『沒有說法』、『無法可說』;因為法『無自性』,本來也是空,既然沒有法,就沒有法可說。為什麼佛陀說實無眾生可度?因為眾生也是『無自性』,也是空幻,眾生本來就是佛。最近,師佛關於煩惱的提問,弟子現在覺得實無煩惱可斷。」他把煩惱變成空了!「煩惱也是『無自性』,也是空,所以,無煩惱可斷。」
「師尊講『無相』,弟子理解成:一、所有的相皆是虛幻,成住壞空,到頭來都是沒有的;二、法身無相,真如本性無相,世間種種都是『一合相』,譬如人是『一合相』,就是無相的佛性,加上有相的地、水、火、風,等於『一合相』,有相皆空幻,本性常在。所以,師尊說『無我、人、眾生、壽者』,我、人、眾生、壽者是佛性,佛性無相,沒有善惡,所以可以不思善、不思惡,善惡依空無自性。」
「師尊講『無願』,弟子理解為:在方便來講,是『有願』,是有煩惱可斷,有佛法可說,有眾生可度;但在究竟來講,是『無願』,是無煩惱、無法可說、無眾生可度,因為這些都是『無自性』的空。」「記得以前有同門問師尊:『師尊,你已成佛,為什麼還要修法?』師尊說:『因為有你。』是啊!因為有我們這些還沒有清醒過來糊里糊塗的佛,還是要師尊的教導,現身說法,還要師尊做為我們的榜樣,領導我們開啟佛慧,從此岸到彼岸。所以,師尊,弟子請您長住世,謝謝您。」
我告訴你們,單單這一張所寫的,已經勝過以前所有開悟者所寫的。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存在,這還是屬於「覺囊派」,他還是在講佛性無相,表示「還有佛性,但這佛性是沒有相的」。但是,這一張差不多已經接近開悟了,只要再點一下就開悟了!不過,我不會再點了,因為我再點一下,我就會再損失一件袍子。以前,大部分的開悟者都是我提醒他們,而這一位只是聽了「徹卻」的「無自性、無相、無願」「三解脫」,他就能夠寫出這個,這是很不簡單的。
講一個笑話吧!有一個神父,對著一對要福證的新娘跟新郎,神父問男的:「你願意跟這個女的結婚嗎?」男的回答:「不!不結婚!」神父再問女的:「那妳願意跟這個男的結婚嗎?」女的火大了,她也回答:「我才不願意。」神父講:「好!負負得正,我宣布你們兩個正式成為夫妻。」因為兩個都講不,「負負得正」,這神父學過數學,所以知道「負負得正」。
告訴大家,開悟是負負得正,我不能再講下去;不過,開悟真的是「負負得正」。「徹卻」就是「負負得正」。你們看,都是講「無」—「無自性」、「無相」、「無願」。阿彌陀佛不是發了四十八大願嗎?藥師琉璃光佛也是發了十二大願,佛都是發了大願,怎麼會是「無願」呢?因為到了最後,祂們都知道,正的也是負的,所以才叫「無願」。這講起來就太深了。剛剛的那一張也滿深的。你們聽清楚了,回去以後,腦筋轉一點,欸?開悟了。再參!很快就開悟,「負負得正」啊!
這一個笑話是講「做女人相當難」。女人待在家,男說「變大媽」;女人長得美,男說「是禍水」;女人太有錢,男說「吃軟飯」;女人太聽話,男人脾氣就變大;女人事業好,男人嫌顧家少;女人長得醜,男人就掉頭走;女人沒有錢,男人鼻子就朝天,就比較驕傲了;女人不聽話,男人就要爆炸;女人實在很難做,女人還得賺錢,還要持家,還要生娃娃,還要鬥小三,做女人真難。
這比喻什麼?你想要開悟,非常困難!你必須懂得賺錢,還要持家,還要生娃娃,還要鬥小三,經過千錘百鍊,你才能夠開悟;沒有千錘百鍊,很難「徹卻」,所以必須要用你自己的理論,達到真實的開悟,這樣才是非常了不起。如果經過師尊點破,你才開悟的話,或者是你已經很接近,師尊再給你一點,你才開悟;那樣,有些東西還是師尊的,不是你的。所以,開悟必須要是自己開悟,要自己開悟的才算。
再講一個笑話吧!在地獄輪迴的時候,要經過孟婆亭,孟婆在孟婆亭拿湯給你喝,你只要喝了,就會忘掉一些事。甲就說:「孟婆湯非常好喝。」乙問:「是什麼味道?」甲說:「忘了!」我告訴你們,喝了孟婆湯,忘了!這個才算開悟。
再跟大家講,「徹卻」有兩個修法。「徹卻」是「空性」,因為它能夠立斷煩惱跟立斷所有一切的妄念,這才叫做「徹卻」;你開悟了以後能立斷煩惱,立斷所有一切的妄念。其中的一個修法就是「阿字觀」,嗡阿吽的「阿」,是藏文的阿字。當你在觀想月輪的時候,月輪中有藏文的「阿」字,「阿」字放光照你,你全身都是光明,變成透明,這時候,你自己也變成「阿」字。然後,觀想從「阿」字底下的那一點開始消失,再來是旁邊的勾也消失掉,最後變成剩下一個字,再來,字也消失掉,就剩下一橫,然後再觀想這一橫慢慢地消失掉,就變成空,你自己空,「阿」字也沒有了,這時候,你自身就可以融入空性。這是一個修行的方法。
有人唸『觀空咒』:「嗡。司巴瓦。速達。沙爾瓦。打爾嘛。司巴瓦。速朵。杭。」但是,唸了『觀空咒』就空了嗎?為什麼不會空呢?因為還感覺得到衣服的重量,你還有一種感覺,眼睛閉著,還有光的亮度,並不是完全空掉。「九節佛風」也是讓你融入那種感覺。你觀想「阿」字,然後慢慢把阿字觀想成沒有了,咚!突然之間,你就空掉了,這是阿字的觀法;你能夠把外面的空掉,自己的身體也空掉,另外把自己的佛性也轉成空掉,什麼都沒有了!這個時候才切入「徹卻」。如果在這個時候能明白什麼叫做開悟,那是最好的。這是「阿字觀」。
另外,還有「三虛空瑜伽」,修「三虛空瑜伽」是把佛性放在心際的蓮花上面,有藍色的光,像指頭這麼長,這個光如果消失掉了,就變成「密空」。然後,你再觀想無雲晴空,無雲晴空是什麼都沒有,天上一朵雲都沒有;什麼東西都沒有,叫做「外空」。然後你把「外空」跟裡面的佛性的空,再接上你身體的空,外空、內空、佛性空,這叫做「三虛空瑜伽」。
當你在觀想無雲晴空的時候,你要用「獅子坐」的觀想,獅子是怎麼坐的?你們看過獅子坐著嗎?牠的兩隻腳是合併的,掌心對掌心,兩隻腳放在前方的中央端坐著,這是獅子的坐姿,你以獅子的坐姿在山頂上最高峰的地方看無雲晴空,你觀想外面的無雲晴空,這時候,你很容易變成「外空」;再觀想你自己的身體,像是喝了孟婆湯一樣,一下子就忘了,你不知道你是誰,在無雲晴空裡面,你也不知道你是誰,這是「內空」;再來,因為內空了,所以你心輪上的佛性也會消失掉,那叫做「密空」。由「外空」變成「內空」,再由「內空」變成「佛性空」,這叫做「三虛空瑜伽」的修行法,也可以達到「徹卻」的目的。
這是兩種修行法。「三虛空瑜伽」的修行法,以後會再談到;如果有時間的話,也會再跟大家詳解「阿字觀」的修行方法。不過,「阿字觀」、「三虛空瑜伽」大致上就是這樣講,如果要再講,還有更細部的講法,但我今天講的,都是重點。
還有一位射箭的,我是已經寫了答案,已經拿給〈宗委會〉了。蓮潔上師有沒有交給他?(上師答:交給他了)我沒有在這邊講,是已經交給他了。所以,射箭的,解答都在這裡。剛剛我問的,你們再敲一敲,看看你們能不能點破自己,一點破,就開悟了!就差一點,點破就開悟。
有一個做棺材的師父,收了一個徒弟,師父教了他很久以後,某一天,師父開玩笑地問徒弟:「我把做棺材的手藝都傳給你了,以後你怎麼報答我啊?」徒弟很真誠地回答:「師父!你放心,你的棺材我一定親手做。」這也是很有意思。將來你們都開悟了,你們拿什麼東西報答師尊啊?(眾鼓掌)就鼓掌而已?以現代來講,是要拿「實料」的,盧文祥博士以前當過法官,他知道什麼是實料,實料就是比「五個指頭」。「哇!那麼簡單啊!五千塊來就可以解決了!」「五千塊台幣嗎?」No!「五千塊美金嗎?」No!不夠的啦!打一個官司,五萬也不一定夠!
現在打「智慧財產權」的官司,一打就要百萬、千萬的,「智慧財產權」的賠償是很高的。人家盜了我的「智慧財產權」,我可以告到你的家產統統變成我的,不要亂來啊!師尊的著作權,如果你全部翻印了,你的家產都要給我的。對不對?什麼叫做家產?那叫做「實料」。當然,我們在這時候不能講空,師尊教會了你們,你們就要拿「實料」給我看,這時候還講「空」的話,都讓你們佔了便宜了。
再講一個笑話,天氣冷了,丈夫想找毛衣來穿,妻子就講:「洗了一下,小了,就送給我哥哥穿了。」丈夫去找毛褲,妻子就講:「洗了一下,小了,就送給我弟弟穿了。」丈夫就火大了:「你也把我洗一下吧!送給妳妹妹。」這是「實料」的代表。
學佛要懂得怎麼樣學佛才是正確的,剛開始學佛,是實有的,你必須要有自性,要有相的覺受,還要發願;但,真正最後的成就是「無自性」、「無相」、「無願」。所以,不到那個關頭,是不能跟你講「無自性」、「無相」、「無願」,這是比較高級的佛法。一般的佛法是要「有自性」、「有相」、「有願」,那是學佛的開始。今天就講到這裡。嗡嘛呢唄咪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