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耶上師—講《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
(文接二七二期)
在佛乘方面,行者要做幾件事。「今真言行人。如前觀已。」你還是得先了解凡夫、外道、二乘為什麼無自性?然後菩薩為什麼也無自性?你修佛乘,前面四個階段是共法,一定要走過這條路。
「如前觀已」就是像前面這樣講的去觀修、了悟。「已」是結束,結束了以後,接下來要到第二個階段—「復發利益安樂無餘眾生界一切眾生心」只要提到「利益安樂」,你就要回到第二段的「我當利益安樂無餘有情界」,你又要發願啦!然後,「以大悲決定。永超外道二乘境界」,這是佛乘所要做的第二件事。
佛乘要做的第三個階段是「復修瑜伽勝上法」,就是叫你要修密。修密就要你修到相應,要修到你跟佛菩薩合一,一直合一到你死了,這輩子合一、下輩子合一、永遠合一,那你就是那尊佛菩薩了。
可是,你永遠要靠一個如虹光般的佛菩薩才能夠合一的話,那也不對!其實,那也是方便而已。前面所講的「如前觀已」,是方便;「發願」,是方便;再來「修瑜伽勝上法」,也是方便。真正要行者去做的是,你從「瑜伽勝上法」到與佛菩薩合體相應、合一之後,你還要去證悟原本的智慧。
那智慧在哪?「又深知一切法無自性」你看!又來了!祂在前面就已經告訴你,那些都是無自性的,然後到了這個地方。就說佛乘的修法是那樣修的,經過了前面那樣的了解,經過了發願,經過了密法,再來到這裡;你要經過智慧、般若這關,你要去證悟空性,一定要證悟空性!所以這裡又講「又深知一切法無自性」,深知就是「如實了知」,你是真的知道。
然後,從這裡一直講到「如華嚴經云」底下的那個偈,到這裡,都叫智慧、空性。只有這樣子還不夠。我一直講:「你悟了就會知道,智慧跟慈悲是分不開的。」沒有一個證悟空性的成就者,他是沒有慈悲心的。不可能的!因為都「無我」了,「我」都不存在了,怎可能還吝嗇這個身體?所以會有慈悲。
「又准華嚴經云」,這是佛乘要修的第五個階段。其實這五個階段是《發菩提心論》最重要的。因為後面的「三摩地」是幫助大家「復修瑜伽勝上法」的方法、還有「深知一切法無自性」的方法,再來就是「大悲法門」的方法。三摩地是對應這三個階段的方法。
前面講的眾生、外道、二乘、菩薩都不管他了,因為那算是「前行」。你一定要知道凡夫為什麼不好?一定要知道天人為什麼還不夠?知道聲聞、緣覺還不是究竟,甚至連菩薩都不是究竟。因為相對於佛乘來說,所有一切都是外道。
所以人家罵我們真佛傳承是外道、罵師尊,很簡單,任何人在沒有證佛果之前,都是外道。外道有什麼好罵人家的?還不趕快回家把外道變成佛果?
整個《發菩提心論》就是在講這個—佛乘的修法,這是最最重要的地方。要修佛果,第一,如前觀已,要知道那四個都不是究竟;第二,你要發心發願;第三,你要修瑜伽勝上法;第四,你要知道法無自性。第五,你要有慈悲。佛果就是這樣修出來的。在後面會講到第三個主題—三摩地;三摩地其實是對應佛果五個功課的第三、第四、第五。
你要在三摩地裡去想:凡夫為什麼不是你要的?外道為什麼也不是你要的?二乘、菩薩也都不是你要的。那個叫做「止觀」,你可以到裡面去思維。禪定本來就有「思維修」的那一面。所以三摩地是功夫、是法門、是方法、是工具。你要卸下一根螺絲,你可以不用螺絲起子,你可以用指甲去卸下,指甲一定會斷!所以你一定要用對工具,三摩地就是工具。
真言行人就是要修佛乘,要成佛的。「二勝義者,觀一切法無自性」,「無自性」是什麼?就是「沒有不變的本性」。就像我們的長相,以前、現在跟以後,我們的相貌都變了,人本來就沒有不變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變動中,很正常。
我向師尊請教這個問題,師尊講了「海森堡測不準定理」(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直譯為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在量子力學有一種情形,如果你要測一個東西的速度,你就測不到它的方向;你要測它的方向,你就測不到它的速度。你沒有辦法很精準的衡量。這個道理很簡單,就你現在站的位子來說,跟前一秒已經不一樣了。」我說:「怎麼可能?我又沒動!」師尊說:「因為大地會動,宇宙在旋轉,所以已經不一樣了。」我說:「那這個不就是無常?」師尊說:「對啦!」
「觀一切法無自性」就叫做「無常」。連「我」都是無常,所以也沒有真實的「我」存在,所以才會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因為有「無常」,所以就「無我」;真的悟到「無我」,就可以真的「寂靜」,你就可以得到「涅槃」。寂靜得到了,你就可以從煩惱中跳脫。
— 待 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