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耶上師—講《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
(文接二八四期)
大家會疑惑,為什麼行善還是修行必要的行為?那是為了要培養善緣、增長善緣。
就像我,是因為有蔡師兄的介紹,我才去皈依師尊。以前的我可能跟師尊沒有因緣,因為跟蔡師兄認識,所以才有了這個緣。這是過去世我「持戒、布施、忍辱」所種下的善因,那個種子在這一世生根發芽、長大了。
所以,行善也好,布施也好,它不會幫我們解脫,但可以幫我們具足善緣。這個很重要!
我們跳到經文的最後,不空祖師講了很重要的話:「故大毘盧遮那經中供養次第法云。若無勢力廣增益。住法但觀菩提心。」在【大毘盧遮那經】裡面有一個供養的方法,「若無勢力廣增益」,就算你沒有能力做廣大的布施、廣大的供養,你可以「住法但觀菩提心」,你只要安住在你的菩提心當中,不起妄念,妄念來也不隨之起舞,「佛說此中具萬行」,這樣,你也同樣可以具備種種的菩薩行。
然後,也可以「漸足清白純淨法也。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意思是你在生起這菩提心時,就算沒有辦法實際的捐錢、說法、騰出你的時間,沒有關係!你安住於菩提心,你就具足了持戒、布施、忍辱三個「外功德」,以及精進、禪定、般若三個「內功德」。
「若修證出現」,如果修證出現,你確實證悟菩提心,「則為一切導師」,你就是人天導師,「若歸本」,回到你的菩提心,「則是密嚴國土」,你就是大幻化王,你就是大毘盧遮那佛,「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事」,你不用站起來,一呼一吸、你的心跳,你的所有一切都是在利益眾生。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做廣大的布施,我們依舊可以安住在菩提心裡面,而且這種布施,比起用金錢的布施來得更巨大。但是,要注意!這種布施是真的「捨」,甚至連命都可以捨!
在沒有分你、我的時候,我們都是同一個佛時,都是一樣的,在「都是一樣的」情況下,你自己的修行等於是別人在修行。因此,不管你修再多,都是「這麼多」;不管你給(捨)了多少給人家,你還是「這麼多」。
就算你沒有證悟,當你在觀修你的心輪,修持「月輪觀」,你可以發願,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夠身、口、意清淨,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夠早日成佛。你一直不斷地做思聞修,這就是非常廣大的供養和布施。
只要你經常念茲在茲。把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都關掉,只留一條路,就是:「希望大家都能趕快成佛。比我早成佛都好,我不成佛都沒有關係。只要大家都能成佛就好,我願意捨棄生命,幫助大家成佛。」你真的能這樣修,這樣子觀想,久了以後,你就真的可以做得到。
到了那個時候,你的眼睛接觸到外界也不會受到干擾,因為你是從潛意識裡去修法。這就是當初師尊一開始教我的其中一種方法,祂叫我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不要相信自己的頭腦,只要相信一切眾生本來就會成佛!你只要相信,而且你願意是最後一個成佛,你把「捨己為人」的思維放到心輪裡面,就有很大的除障效果。
「若不定性者。無論劫限。遇緣便迴心向大。」跟時間沒有關係,只要因緣具足了,這「遇緣」兩個字太驚天動地了!因緣每天都有,問題是要能接觸到,接觸不到,有也等於沒有。如果想要接觸到,那就要靠累生累世的善行、善念、善德。
善從哪來?最大的善要從「開悟明心、見性成佛」產生,可是一般人沒辦法。所以,我們的善是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而來,你有這個善,就能夠「遇緣迴心向大」。
我覺得祖師應該再加「若能」兩個字,意思就會更清楚,「若能遇緣」—假如能夠有遇到善知識的緣,就可以把只要求自己清淨的心念,轉為希望眾生都能清淨。
遇緣就能:一、迴心向大;二、從化城起;三、已為超三界;這個「已」應該改成可以的「以」,「以為」是—從此就可以有機會的意思。有遇到善知識的緣很重要,當你遇到了,他會教導你大乘佛法,你就有機會成佛。
所以,善是慢慢累積、無時無刻都要去做的,但要隨力隨分、量力而為。你能力夠、資糧夠就多做一點,多發心一點,重要的是要多為別人著想,稱讚多一些,謙虛多一些,慢慢地,善緣就會出現。
— 待 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