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耶上師—講《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
(文接二九一期)
「復修瑜伽勝上法。能從凡入佛位者。」所謂「瑜伽勝上法」是指包括五相成身、入我我入、阿字觀、月輪觀……,這些修行的法門。透過這些法門,你從有相的佛菩薩相應開始,慢慢相應到無相的佛菩薩,再相應到你的佛性,最後產生幻身,再修持星光身……。這些都是修「瑜伽勝上法」,那跟你成佛的證悟是兩回事。其實,也可以講是同一回事,因為你證悟得越高,你這些「瑜伽勝上法」會做得越好;「瑜伽勝上法」做得越好,照道理說,你的證悟應該會越來越高。
修「瑜伽勝上法」只是可以幫助你成佛,在論裡面沒說只修這樣就可以成佛。因為你還要修「深知一切法無自性」,就是師尊要大家去悟的那個東西,要明白那個心是不可得的,然後你才去證悟,你原來真的是有佛性。
從「深知一切法無自性」之後開始,一直到「如華嚴經云」的詞;然後在更下一段的「又准華嚴經云」開始,到「是故得名最無上」。這些內容所講的就是要從慈悲起用,從真如、慈悲起用。
然後,祖師就引用【大毘盧遮那經】的一句,做為前面這段真言行人、密教行者成佛歷程的總結、結語,就是「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
所以,所有明王、佛父、佛母,諸佛菩薩、護法的法,通通都是方便。
這個論其實有個副標題,叫做「菩提心觀行修行義」,這個論不要小看它,薄薄四頁,這個論其實是成佛的摘要,不是只有義理上的成佛,連中脈怎麼通?五輪怎開?先開哪一個?後開哪一個?全都統統有寫。
「云何無自性。前已旨陳。」什麼是「無自性」?請看這一段的開頭—「二勝義者。觀一切法無自性。」就是:沒有不變的本性啦!
朱時宜教授曾講過,我們從宇宙背景的輻射去看,宇宙有一百三十七億年的歷史。但又發現,在我們觀測得到的散溢輻射的背後,還有一些殘餘的輻射,這些殘餘的輻射不是這宇宙生成的東西,可以推估是上個宇宙生成的殘餘輻射,而這也同時表示了,難道上個宇宙沒辦法再推估再上一個宇宙嗎?所以,沒辦法去思考它的起源,沒辦法去思考它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沒辦法想像它會在什麼時候結束。遠遠超過我們腦袋可想像。所以,「時間」就變成沒有意義了,因為無法想像了!
「一切法無自性」—本來就沒有不變的本性。宇宙就像一個大輪子,它會不斷的前進;連宇宙都不是不變的,如果你想去追逐宇宙,不如看看自己就好。
「觀一切法無自性」,然後「復修瑜伽勝上法。能從凡入佛位者」。就是當你明白了「無自性」,然後你修密,你相信你就是佛,你就會成佛。
大家都會想:「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其實道理很簡單,你跟佛是一樣的本性,有共同一樣的佛性。問題只在於我們相不相信?我們要不要做?我們有沒有被我們的腦袋給騙了?
所以祖師在這裡講:「夫迷途之法。從妄想生。」其實,你的本性、本心、真如,從來就沒有迷過,若有迷過,表示它可以被弄髒,那就不是原來那個「本心」。問題是做出來的事,是不是符合標準的?做不到,那等於是零。
師尊在《當代法王答客問》上講得很清楚,開悟是可以從智慧、從義理上、從公案上去參得的,但是,真正要見性就必須要「實修」。而所謂的「實修」,祖師在後面也有講到要先開什麼輪,然後有什麼佛會出現,會先出現什麼智慧……,那還真的是有個順序。
「夫迷途之法。從妄想生。」它本來是不會迷的,是我們被自己的腦袋騙了,結果妄想就出來了。只要看到兩個同門在一邊竊竊私語,就在心裡想:「他一定是在毀謗我。」這就是妄想嘛!人家竊竊私語,關你什麼事?那是他們家的事。
我們都還沒有成佛,一定都還有煩惱、妄想,這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要老是去看妄想,只要看大家為師尊辛勞的那個心境,就可以很感動。就像蓮質法師說的,有時候,她也會覺得和我格格不入。為什麼?因為她對於我們做事情的先後、輕重緩急有不同的步調和觀點。可是,她知道我們有心在推廣師尊的教法,這樣就好啦!
雖然我們每個人各有各的立場、看法。可是,我們都有共同的點,就是為師尊做事以師尊為依歸,遵循師尊教法,推廣〈真佛密法〉。這樣就好啦!
— 待 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