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示/蓮耶上師
(文接三二三期)
准毘盧遮那經疏釋阿字。具有五義。一者阿字(短聲)是菩提心。二阿字(引聲)是菩提行。三暗字(長聲)是證菩提義。四惡字(短聲)是般涅槃義。五惡字(引聲)是具足方便智義。又將阿字。配解法華經中開示悟入四字也。開佛知見。雙開菩提涅槃如初阿字。是菩提心義也。示字者。示佛知見。如第二阿字。是菩提行義也。悟字者。悟佛知見。如第三暗字。是證菩提義也。入字者。入佛知見。如第四惡字。是般涅槃義。總而言之。具足成就。第五惡字。是方便善巧智圓滿義也。
所有「這個叫做究竟」的,都不是「究竟」!那「究竟」到底是什麼?都說「究竟」是「不可說」的東西,那麼,大家要修什麼?那不就沒辦法修了!所以,所有的「究竟」都需要靠「方便」來指引。
「是方便善巧智圓滿義也」,這「方便善巧智」是不是「圓滿義」?有人說:「方便善巧智乃圓滿義也。」我覺得,不能把「乃」加上去。有的祖師認為前面所講的「菩提心」、「菩提行」、「菩提意」、「涅槃意」,都是跟空性有關,前面這四個並不是圓滿的,還要加上第五個—「方便善巧智」,這樣才「具足成就」!
「方便善巧智」本來就是一種智慧,「智慧」跟「慈悲」本來就是不分家的,是人去勉強把它們分家。一個真正實修的行者本來就應該是體性慈悲,運用方便,然後具備力量去實踐他的誓願。這智慧、慈悲、誓願、力量,本來就是不分家的,就如同一個人的四肢。
智慧、慈悲、力量、誓願,這四個本來就是一體的,這個一體就是「菩提心」,而且是「究竟的」菩提心。真正證悟的行者所證悟的不是空性而已,也不是只有智慧而已;他一定是具足全部的慈悲、最大的慈悲,因為空性的本質就是最大的慈悲。
我們再看前面所講的。「開佛知見」是告訴你,佛懂得是什麼;「示佛知見」是你去做「佛做的事情」給大家看,然後從中知道佛懂什麼、佛在想什麼、佛在做什麼,也就是「悟佛知見」。
你要去悟「原來,佛也是如此知道之後,才會做得出來」,當你懂了這個「原來」,到最後,你才會「入佛知見」。一旦到了「入佛知見」這個階段,你甚至會二十四時都不離開,也就是整天、二十四小時,都沉浸在佛的知見裡面。
這個「入」,你可以當成是釀酒,當成是熏修,把自己泡在佛的知見裡面,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即使是你的腦袋在作用,即使仍有妄念,你可以不管它,不把它放在心上,不當一回事,不抓也不放,讓它自己消失。
「開佛知見」有一點像是「我先告訴你—佛在做什麼事、佛是怎麼想的、佛為什麼會這麼做」,可是,這仍舊是佛在講,我們在聽。所以,佛就表演給你看,就是「示佛知見」,讓你知道在實作上,佛就是是這樣做的!這個「示」,可以把它說成是示範、表演,就做給你看。這樣,我們大家就懂了:「哦!原來佛遇到這種事會這樣做。」佛所做的都是「菩提行意」,也就是「行菩提」的方法。
再來是「悟佛知見」,也就是你做了,你會有所瞭解,你會越懂越多,你當然可以「證菩提義」,就是證得菩提的意義。然而,什麼是「菩提」?什麼不是「菩提」?到最後你會發現,沒有什麼不是菩提。
到了最後,你就會「入佛知見」這個時候,你就會知道,原來佛是永遠在涅槃中,但是,祂也同時在度化眾生,也就是「禪定與度化」都在同時進行。
一般人認為「禪定」就是要「坐著不動」,或是「心念不動」;就算是「行禪」,基本上,我們很難在跟人家講話的時候,我們依舊是心念不動的。
我們之前講「金剛心菩薩法」的時候就談過這個問題。當你禪坐久了,你很堅固了,你認為可以心念不動了,然後,你試著把腳放下來,當你的腳放下的那一刻,你是不是就把注意力放在「腳放下」的事情上!此時,你的金剛心就不見了!
像我以前候還在學校教書時,我要準備課程,我還要看看財經動態、看看股市、看看國外的學術期刊……,要做的事很多。這個時候,我的金剛心去哪裡了?此外,有些人會以看影片來放鬆自己,當你在看影片的時候,你的金剛心還在不在?
其實,不管是做任何事,當你在做事的同時,還要保持在「涅槃寂靜」的狀態中,那是很難的!這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訓練,這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做到「百花叢中過,片葉不留身」。
所以,想要做到世間種種對你都沒有影響,就要訓練自己在任何環境中,你都還是在禪定狀態。可是,訓練到最後,你會發現……,有個不必訓練的東西,它是真正永遠都不會動搖的,那個叫做「佛性」!
這就必須要經歷、要具足前面所講的「開、示、悟、入」四個階段,如此,你才能真正瞭解,才能達到「方便善巧智圓滿義」。
當你不再被任何人事物影響時,那才算是真正具足成就。而這個「不再被影響」真的是很微妙很微妙的!你會發現,其實是訓練自己要怎樣才不會被自己的腦袋給騙了;也就是當妄念生起的時候,不要被腦袋瓜裡的妄念給騙了。只是訓練這個而已!到最後,沒有什麼可訓練的。
— 待 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