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83 登革熱 文/蓮接(朱鍾勛 醫師)
- 詳細內容
- 分類:西醫 整理提供/蓮接(朱鍾勛 醫師)
文/蓮接(朱鍾勛 醫師)
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發病率高,傳播快且病程短,潛伏期二至十五天。臨床表徵可以從「無症狀」(或稱為無症狀感染)、或像感冒一樣,至嚴重如「出血性登革熱」,甚至休克,係由蚊蟲傳播,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登革熱病毒由黃病毒科黃病毒屬中的「登革病毒亞屬」所引起,在「登革病毒亞屬」裡共有四種登革病毒,它們依抗原性的不同分別稱為第一、二、三、四型。
流行病學:
全球登革熱發生的地區,主要在熱帶及亞熱帶有「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特別是埃及斑蚊較多之地區,包括亞洲、中南美洲、非洲及澳洲北部,以及部分太平洋地區島嶼。台灣在一九四二年大流行,約有百分之八十的居民被感染,一九八一、一九八八、二○○二罹患人數超過五千人以上,今年入夏以來,本土登革熱已累計二百一十五例。
傳染:
人被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叮吮而受到感染,發病前一天至發病後五天間,病人血液中有病毒活動,稱之為「病毒血症期」。病媒蚊經叮咬「病毒血症期」的病患八至十二天後,該蚊蟲則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病媒蚊再叮咬病人,就會感染革病毒。登革熱是人與病媒蚊間的傳播,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是不會傳染,但在馬來西亞西部與西非,另有猴子與病媒蚊間的傳播循環報告。
登革熱主要分為﹁典型性登革熱﹂、﹁登革出血熱﹂及﹁登革休克症候群﹂,其症狀分別如下:
一、典型性登革熱
突發性高燒(體溫常驟昇至三十九至四十度,而後可能持續五至六天),伴隨著畏寒、頭痛、四肢酸痛、骨關節酸痛、肌肉痛、背痛、後眼窩痛、畏光、虛弱及全身倦怠。
有些則有臉部潮紅、眼皮水腫、結膜充血、味覺改變、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及肝腫大,但脾腫大則不常見。
發燒及全身症狀約三至四天後消失,一部分人會在體溫下降後再度上升,形成像馬鞍狀的體溫曲線,在發燒後期可能會出現出血斑,尤其常見於下肢。有些人在第三、四日短暫出現疹子,有時會引起全身發癢。
一些較少見的症狀則包括喉嚨痛、相對性心搏過緩、腦膜炎等症狀及大腦病變等。患者的檢驗數據大多呈現白血球、血小板低下、肝臟發炎指數上升之情形。
二、登革出血熱及登革休克症候群
為較嚴重的登革熱臨床表徵。潛伏期、初期症狀和「典型性登革熱」相同,通常在發病二至五天後病情嚴重,有自發性出血現象,如牙齦出血、流鼻血、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女性月經大量流血、經期延長。
也可能出現血管通透性明顯增加的證據,如低蛋白血症,肋膜或腹膜積水。更嚴重時會血壓下降至休克狀況,甚至量不到血壓。
診斷登革熱要與一些疾病做鑑別診斷,在發燒早期應與流行性感冒、瘧疾、斑疹傷寒、日本腦炎等鑑別;皮疹出現後,易與麻疹、德國麻疹、猩紅熱或藥物疹混淆;休克發生時則應與敗血症及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做鑑別,此外亦須與其他病毒引起的出血熱與腸病毒、腺病毒、急性腎盂腎炎等做鑑別診斷。
確立診斷必須靠實驗室的檢驗。目前〈疾病管制局〉有血清學檢驗來測登革熱抗體、聚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偵測病毒基因、病毒培養分離三種方法,其中聚合反應和病毒的分離必須在發病七天內取得病人檢體。
血清學檢驗是偵測抗體(身體為了對抗外來的病菌會產生抗體來對抗病菌)的存在,因此在疾病恢復期時,患者體內的抗體通常是最高的,急性發病時可能身體尚未產生抗體,雖然患者正在發燒、關節痛,但是血清學檢驗卻是呈陰性反應。因此,登革熱的檢驗必須在患者急性及恢復期各採取次血液檢驗。
治療方法:
一、症狀療法:即發燒時給予退燒等。
二、觀察病人血壓,脈搏及呼吸情形。
三、若病人休克,必要時可送至醫院,靜脈注射補充體液。
四、避免使用阿斯匹靈來退燒止痛。
登革熱的傳播靠病媒蚊,隨著蚊子的飛行,帶有登革熱病毒的蚊子所到之處就可能形成一處新的疫區,所以防治登革熱首重病媒蚊的防治。民眾應提高警覺,了解登革熱的症狀,一旦發病早日就醫,儘量避免併發症及重症發生,而發病後使用蚊帳也可避免被病媒蚊叮咬,減少登革熱的再傳播,達到以往零本土病例的目標。
預防措施:
目前仍無疫苗可以預防登革病毒,故應從整個社區的環境衛生來改善及撲滅蚊蟲,而已被感染登革熱的患者,應避免再被斑蚊叮咬,以免再傳給別人。
一、宣導民眾作好孳生源清除工作,以及避免滋生病媒蚊,住家加裝紗窗、紗門,出入高感染地區宜穿著長袖衣服與長褲,在身體裸露部位噴防蚊液,避免被病媒蚊叮咬。
二、在社區進行病媒蚊密度調查,監測病媒蚊密度及明瞭該社區的孳生源所在,以利孳生源清除工作。